切换到宽版
  • 1547阅读
  • 66回复

[江苏]【个人研究】苏州11区方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05-14
这篇是践行我长期区划研究的实践规划贴,用到的理论有:
和现有通名体系兼容的新的通名体系探讨    http://xzqh.info/lt/read.php?tid=183982
地级市区域结构研究  http://xzqh.info/lt/read.php?tid=183475
中国地级市的圈层关系  http://xzqh.info/lt/read.php?tid=183022
地铁站的覆盖范围探讨  http://xzqh.info/lt/read.php?tid=183475
发展和治病:1+6都会区最有效  http://xzqh.info/lt/read.php?tid=178180
我的行政区划方案最终版   http://xzqh.info/lt/read.php?tid=178180

这篇主要研究以苏州为例,在基本可以实现的前提下,如何做好区划规划和通勤交通建设。
计划:深入到镇村层次做出一个完整的规划
计划:以基本可以实现为前提,比较重视合规,但是不考虑是否能审批通过

已建设区域:
       城市型已建设区域:土地全民所有制的商住区(包括学校和医院)、工业区(包括码头、仓储用地)、道路用地、公园和景区用地
       农村型已建设区域:土地全民所有制的农场、林场、渔场等。采用新型农村建设的,农村已经实现集中居住但是仍然保持集体所有制的可以视同已建设区域。
       其他可视同已建设区域:不宜建设的绝对荒地、绝对保护区、不宜建设的大型水面。
       当一个建设主体,拥有的土地中已建设区域区域占有绝大比例,要么就算完成了建设,要么就应该划入更多的地方进行建设。
       当一个建设主体财政充裕,可以少量支援其他地方,更多的是要加快自身建设;当自身建设已经到瓶颈的时候就应该划入更多的土地继续建设;当不能划入土地的时候,就一方面完善自身,一方面支援别的地方建设。
       当一个区域内财政太紧,只能吸血全区域打开局面,能够持续建设以后,才能另外开工新区域进行建设。这就是集中使用资金的优势。建设起来的乡镇、县城、城市大部分都是吸血起家的,大哥哥别说二哥哥,这个是正常行为,是先富后富论指引的方向。
       持续性的财政收入相当重要,投资学上投入低于产出的就是负资产是累赘,一个城市的公共交通建设如果带来的税收等各种收入的增量赶不上持续的运维费用就尽量少搞,因为这已经变成了负资产了,会持续吸血吸干你。景区建设也一样,过多的景区、度假区之类的建设也要不得,当产出不及投入的时候就是负资产。
      这里面个人所得税和房租(或房税)收入就相当重要,因为只有这两个是可靠的。前先总理一再降低个税,很多人拍手叫好,其实这是错误的,这就是我经常讲的宏观和微观是不一致的,宏观总是要反制微观的。降税看上去很美好,其实你有没有想过,降的税真的能到你头上,一两年不涨工资降的这点税就没了,而且降税后政府抵抗风险能力下降,一旦有一两个小危机,你赚的这点收入抵不上宏观退步带来的影响的,普罗大众想从国家得到普遍的超越实际的好处,稍微有点脑子的就知道不可能的好吧。房地产这个,免税出售的这种玩法明显是不可持续的。香港的租房比例远超购房比例,美国的房产税是相当高的,甚至比租房都贵,这些都是有道理的。

整体概述:(分12个区面积都太小了减少1个区分11个区)
1.苏州分为11个区,是由其人口密度和面积决定的,苏州市的总面积(包括陆地和水域)为8657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占据了较大的比例,约为3608平方千米,陆地面积5488平方公里
   按总面积8657平方公里,600平方公里一个区域,可以分14个区域,按陆地面积5488平方公里,可以分为9个区域,综合分为11个区域。
2.之所以定为区,而不是再设置市县之类的,因为已经足够发达,没有必要再过多的自治发展了。
3.重新调整成11个区后,苏州的整体圈层结构为:1+6+4,典型的中心型区划,1个核心区+6个城郊区构成了狭义上的苏州市;4个三圈层的区属于近郊卫星城是苏州能直接辐射和管理的。
4.总体形成3主4副4绿,3主是姑苏主城核心、相城主城西翼、昆山主城东翼,4副是常熟副城、吴江副城、张家港副城、太仓副城,4绿是吴中太湖绿地,盛泽桑蚕绿地,花桥水乡绿地,梅李沿江绿地。

苏州市设11个区,具体如下:
1.新姑苏区,姑苏区-白杨湾街道+工业园区+相城区G524以东+相城区阳澄湖镇+吴中区石湖以东
        阳澄湖水面大部分划入新姑苏区便于统一保护和开发,另外新姑苏区基本上都是建成区比较缺乏郊区,划入阳澄湖水平有一定的作用
        总计16街2镇,18个单位,
        计划阳澄湖镇+太平街道=新的阳澄湖街道,甪直镇改街道,调整后17个街道
        计划增加工业园区管辖阳澄湖街道、甪直街道。实际管辖9个街道,工业园区托管7个街道
        姑苏区:苏锦街道、双塔街道、沧浪街道、平江街道、虎丘街道、金阊街道、吴门桥街道
        工业园区:娄葑街道、斜塘街道、唯亭街道、胜浦街道、金鸡湖街道
        吴中区:长桥街道、城南街道、郭巷街道、甪直镇
        相城区:太平街道、阳澄湖镇
2.新常熟区,常熟城+尚湖+辛庄+沙家浜+东南街+古里
         总计5街4镇9个单位
         常熟市:东南街道、虞山街道、常福街道、琴川街道、莫城街道、辛庄镇、尚湖镇、沙家浜镇、古里镇
3.新相城区,相城区G524以西+新区+姑苏区白杨湾街道
         总计:11街道5镇16个单位
         计划将新区胥江以南一小块划入吴中区分别并入越溪街道和木渎镇。
         计划新区狮山街道和横塘街道(已经合署)直接合并,调整后15个单位,其中新区托管5个单位,直管10个单位
         姑苏区:白杨湾街道
         相城区:元和街道、黄桥街道、北桥街道、北河泾街道、漕湖街道、澄阳街道、望亭镇、黄埭镇、渭塘镇
         新区:东渚街道、狮山街道、横塘街道、枫桥街道、浒墅关镇、通安镇
4.新吴中区,吴中区石湖以西。
          总计:4街6镇10个单位
          吴中区:越溪街道、横泾街道、香山街道、太湖街道、光福镇、临湖镇、木渎镇、金庭镇、东山镇、胥口镇
5.新吴江区,吴江区北部。
          总计4街2镇6个单位
          吴江区:松陵街道、江陵街道、横扇街道、八坼街道、同里镇、黎里镇
6.新花桥区,昆山市南部
          计划,花桥镇改花桥街道,陆家镇改陆家街道
          总计:6个镇
          昆山市:花桥镇、陆家镇、张浦镇、千灯镇、周庄镇、锦溪镇、淀山湖镇
7.新昆山区,昆山市北部 + 太仓双凤镇+常熟市支塘镇任阳街道办事处
          计划玉山镇改若干个街道
          总计:4.5个镇
          太仓市:双凤镇
          常熟市:支塘镇任阳街道办事处
          昆山市:玉山镇、巴城镇、周市镇
8.新盛泽区,吴江区南部
          计划盛泽镇改为若干街道,平望镇改为若干街道
          总计5个镇
          吴江区:平望镇、盛泽镇、震泽镇、七都镇、桃源镇
9.新太仓区,太仓市 - 双凤镇
          总计:2街5镇7个单位
          太仓市:娄东街道、陆渡街道、城厢镇、沙溪镇、浏河镇、浮桥镇、璜泾镇
10.新梅李区,常熟市北部-常熟市支塘镇任阳街道办事处 + 张家港市乐余镇、南丰镇
          计划梅李改街道
          总计1街6镇,7个单位
          常熟市:碧溪街道、梅李镇、支塘镇、董浜镇、海虞镇
          张家港市:乐余镇、南丰镇
11.新张家港区,张家港 - 乐余镇、南丰镇
          计划杨舍镇改为若干街道
          总计3街5镇8个单位
          张家港市:金港街道、后塍街道、德积街道、杨舍镇、大新镇、锦丰镇、塘桥镇、凤凰镇

市域铁路规划(市域A车,开行快和特快,需要越行,平均5分钟一班):
K1,北南线:
         K1主线,就是现在10号线。
         K1B支线,K1线引出到盛泽到桃源,开行南站-桃源快车
         开行:K1金港-南站快车,K1T金港-南站特快车,K1B南站-桃源快车
K2,东西线:
         K2主线,通安-浒墅关-唯亭-胜浦-张浦-陆家-花桥-太仓南站
         K2B支线,硕放支线
         开行:K2通安-太仓南站快车,K2T通安-太仓南特快。K2B硕放机场-太仓南站快车,K2TB硕放机场-太仓南站特快
K3,南东线:
         K3主线,东山-越溪-胜浦-昆山-太仓站
         K3B支线,西山-越溪
         开行:K3东山-太仓快车,K3T东山-太仓特快,K3B,西山-太仓快车,K3TB,西山-太仓特快
K4,环线
         K4主线,常熟-相城-吴中-吴江-花桥-昆山-常熟
         开行:K4环苏快车,K4T环苏特快车
K5,沿江线
        K5主线,从K1海虞引出到太仓浏河
        开行:K5金港-浏河快车,K5T金港-浏河特快
控制,市区到边1小时内,其余2小时内。快车不低于80公里/小时旅速,特快120公里/小时旅速。

继续吸引人口,至少每个区不低于100万人,可以建设普速轨交系统




[ 此帖被youyuan在2024-05-19 22:50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05-14
1、3、4、5、8可行!2、6、7、9、10、11、12不行!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05-14
1.新姑苏区(完稿)
总人口2721535人(七普),没有想象的多的。规划常驻人口320万,尚需引进48万人口
具体面积数据比较乱,我在图上测量去掉水面大约600平方公里左右,加上水面大约650平方公里
新的姑苏区是苏州都市核心区,建设度已经非常高,具有较高的输血功能,但是也有非常重的古城保护等重点花钱任务。
调整原因:划出姑苏区白杨湾街道,是因为白杨湾街道是待建设区,划入新的相城区统一建设比较合适,古城保护区保护任务大,不适合承担新城建设任务,其次相城区划入白杨湾街道后地图更完整,交通更好布局。
                  划入吴中区长桥街道、城南街道、郭巷街道和甪直镇是为了增加核心区人口,且和吴江直接相邻,不再有阻隔,也是为了完善吴中区功能定位。
                  划入相城区阳澄湖镇和太平街道是为了阳澄湖的保护和增加核心区绿地面积。
内部调整:
           阳澄湖镇+太平街道+原相城区阳澄湖生态旅游度假区合并为阳澄湖街道,组建工业园区阳澄湖北生态科技园区,下设三个办事处,太平办事处继续原太平街道的建设,阳澄湖镇办事处继续负责阳澄湖镇的建设,度假区办事处负责度假区的建设。办事处为街道和经济区的派出机构是负责经济建设的,和居民自治不冲突。
           甪直镇改为甪直街道,并组建新的甪直经济开发区和甪直街道合署。
           工业园区尽可能实行一区一街管理模式。
           组建新的功能区城南新区,管理吴中区划入的长桥街道、城南街道、郭巷街道 3个街道
未来目标:总目标为持续提升主城核心区功能。
                  姑苏区应该研究古城保护和旅游结合问题,创造更多的价值,而不能为保护而保护。
                  工业园区则需要继续完成自己的原有土地的开发,并完成新划入的阳澄湖保护性开发和甪直的综合性开发,增加了任务。另外对在相城区境内的苏相合作区建设工作也需要继续。
                  城南新区则完成郭巷街道的建设。
具体区划如下:
           古城保护区:苏锦街道、双塔街道、沧浪街道、平江街道、虎丘街道、金阊街道、吴门桥街道,共7个街道
           工业园区:娄葑街道、斜塘街道、唯亭街道、胜浦街道、金鸡湖街道、阳澄湖街道、甪直街道,共7个街道
           城南新区:长桥街道、城南街道、郭巷街道,共3个街道
社区级调整举例:
实行一小一社,一幼一站,社区领导工作站的新的社区制度,城市社区未来建成15分钟生活圈。姑苏区整体小学数量不足可以慢慢建设,可以增加筹建中的社区数,先进行其他方面的工作。
唯亭街道东区原唯亭镇的社区级设置:
现有两所小学:
唯亭实验小学施教范围为:唯亭街道东区亭南新村以及东港河以东、阳澄湖以南、奇业路以西、娄江河以北范围,具体包括:唯亭老镇区、青苑新村(青苑1—6区)、悬珠花园、怡邻花园、阳澄人家、融锦苑、雍合湾、阳澄名邸、金怡苑、金陵花园、湖滨花园、唯锦苑、亭南新村等。按现在的社区划分为唯亭社区、青苑社区、泾上社区、悬珠社区、怡邻社区、阳澄湖村社区、浦田社区、亭南社区,8个社区,最远6公里以上的范围。可能有一些小区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建设到预期的规模,但是一个小学服务8个社区七八万人这种肯定是不行的,实际上也是这样,因为上学经常堵车堵路。
唯亭学校小学部施教范围为:中环东线以东、夷苑路以南、黄金港(仁善河)以西、娄江大道以北范围,包括东亭家园、厦亭家园、畅苑新村(1-4区)、亭苑、青灯新村以及在此范围内其它开发并交房的住宅楼盘。按现在的社区划分为戈巷社区、新镇社区、亭苑社区、东亭社区、厦亭社区5个社区。
调整如下:
1.组建新的阳澄半岛社区(筹),范围为怡邻社区(怡邻花园4个小区)、阳澄湖村社区(阳澄人家2个小区)、悬珠社区(悬珠花园2个小区)
   社区办公地点为怡邻花园,下设怡邻、阳澄人家、悬珠三个工作站,对应以前三个社区
   筹建唯亭实验小学怡邻校区,学校地址在11号线草鞋山站南侧,服务新组建的阳澄半岛社区,按照6轨建设,前期预测办学规模在4轨以上。
2.组建新的青苑社区,范围为青苑社区和泾上社区(青苑新村8个小区)
   社区办公地点为青苑北,下设青苑北、青苑南(泾上)两个工作站,对应以前两个社区
   唯亭实验小学青苑主校区,服务新的青苑社区,预测办学规模6-8轨
3.组建新的唯亭社区(筹),范围为唯亭社区6个小区、浦田社区3个小区,老镇正在新建估计3个小区
    社区办公地点为唯亭,下设唯亭、浦田 2个工作站,未来老镇建成后可以再设一个工作站
    筹建唯亭实验小学唯亭校区,服务新的唯亭社区,并服务已经划入胜浦的亭南社区(*社区亭南工作站),按照8轨建设,前期预测教学规模在4轨以上
4.组建新的戈巷街社区,范围为现在戈巷社区(畅苑新村4个小区)、新镇社区(青灯新村)、亭苑社区(亭苑2个小区)、东亭社区(东亭家园)、厦亭社区(厦亭家园)
   这个区域建满了,没办法再建新的小学了。目前唯亭学校小学部据查到的资料为8轨,估计可能还要多。
   青灯新村、东亭家园、厦亭家园都是规模比较大的小区,规模比一般的小区大,但是内部又没有隔开成多个小区。可以考虑将较远的东亭分入唯亭社区。
    社区办公地点为畅苑,下设畅苑、青灯、亭苑、厦亭、东亭5个工作站
   唯亭学校小学部服务新的戈巷街社区,据查为8轨,预测可能要10轨,未来可能更多。

社区内小区名称统一工作(地图标注都应该统一,名称由地名管理单位负责,地图名称由社区工作站负责):
1.社区内一组小区建设一个工作站,两者名称应该一致。
   工作站不再使用老村名,和小区名称统一,一组小区分设多个工作站的按方位命名。比如青苑社区设置青苑北、青苑南两个工作站而不是青苑和泾上两个工作站
2.小区内楼栋编号统一按区下编号,不连续编号,比如怡邻花园,应该按小区编号不应该连续编号
3.工作站负责的小区按数字编号统一为一区、二区,原商业宣传用名改为别名。名称太长的统一简化。
    浦田工作站内融锦苑、雍合湾、唯锦苑三个小区,应改为:浦田一区(雍合湾)、浦田二区(融锦苑)、浦田三区(唯锦苑)
    雍合湾原称呼为雍合湾花园,去掉花园二字。
境内单位的问题
占地非常大的单位应该视同社区,比如浦田工业园,应该视同社区。可以和附近社区、工作站之间产生横向联系。但更多是协议性质,不是必然。
占地比较小的单位应该视同小区,比如华谊兄弟,比如重元寺等,需要和所在社区共建,这个是必然联系,互相之间有监督和共建关系,不允许驻在单位用自己的地位压制社区。
全部重组后唯亭街道有现在的28个社区调整为约10个社区,管理更为精细,将有助于服务质量的提升。

新设阳澄湖街道社区划分(因为是直接开发地区,直接分为社区)
上级派驻三个办事处:
太平办事处:现状4社区8村1所小学,可按北中南设三个社区(一方面控制论,一方面为未来需要提前安排)
       金澄社区(筹)服务城区城市社区,按现在4个社区设4个工作站:金澄、青漪、凤凰、洞字工作站
       旺巷社区(筹)服务城北农村,按现在6个村设6个工作站:旺巷村、莲港村、盛泽村、黎明村、花溇村工作站
       乐安社区(筹)服务小学以南农村,按现在4个村设4个工作站:乐安村、聚金村、沈桥村、花倪村工作站
阳澄湖办事处:现状3社区10村2所小学,其中一所小学也服务度假区,按方位和小学服务范围分为3个社区
       湘苑社区(筹)服务湘城小学以北,按现状1社区4村,设5个工作站:湘苑、枪堂村、岸山村、陆巷村、沈周村
       湘洲社区(筹)服务湘城小学以南,按现状1社区1村,设2个工作站:湘洲、戴溇村。尚有很多建设中的小区等待设立工作站
       湖畔社区(筹)服务阳澄湖小学服务范围的属于阳澄湖镇的1社区5村,设6个工作站: 湖畔、北前村、车渡村、消泾村、十图村、圣堂村
度假区办事处:现状1社区5村无小学
       沺泾社区(筹)服务度假区,按现状1社区5村设置6个工作站:沺泾、清水村、新泾村、洋沟溇村、莲花村、渔业村

其余类似,城市地区比较好分社区(按照小学一所小学一个社区就行),不再建设的郊区也好分城中+3个方向分4个社区/乡村或统合为一个市社,建设中的郊区最麻烦,不详解社区划分方案

整个姑苏区内部社区划分就不展开了,整体还是可以的,细节上还是有不足之处
通勤交通方面:现在地铁已经建了不少了。未来太平-阳澄湖镇有规划的20号线;美人腿我觉得可以考虑建设快线;半岛上我觉得应该规划建设低运量旅游环线沟通5号线阳澄湖南站、11号线草鞋山站





[ 此帖被youyuan在2024-05-17 22:50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05-14
2.新常熟区(完稿)
总人口1192011人,591平方公里,计划人口160万,尚需引进40万。
调整原因:1.剥离农村地区,专注城市开发
                  2.张家港方向的连接通过张家港口的港口办-塘桥-杨舍实现。
                  3.到常熟港的连接常熟城-梅李-碧溪实现
                  4.到苏州的连接沿地铁10号线和苏常公路为主线,沿沙洞路为副线。其中辛庄镇为苏州北站新城建设为一个新城
                  5.和昆山的连接通过沙家浜的唐市-石牌或巴城实现。
区划调整:1.将尚湖北部S340两侧区域划入常福街道暨北部高铁新城,为重点建设区域,此区域未来和张家港可连为一体
                  2.尚湖镇其余区域+辛庄镇张桥、杨园合并设立尚湖市镇,研究尚湖建设水乡型民宿旅游区的可能,尚湖市镇设5个办事处:冶塘、练塘、王庄、张桥、杨园。
                     其中练塘、杨园一个向南一个向北沿着沙洞路建设南部新城东区最终通过辛庄连接苏州。现代化农业和旅游也小城市。
                  3.东南街道和沙家浜镇合并为新的沙家浜街道统一建设。
                  4.古里镇改古里街道,淼泉办事处划入琴川街道,往梅李方向连接。古里其余地方并入高新区代管。
                  5.辛庄镇改辛街道,建设苏州北站高铁新城
调整后区划:虞山街道暨虞山风景区、常福街道暨北部高铁新城、琴川街道暨东部新城、莫城街道暨南部新城、 沙家浜(东南)街道暨常熟高新区(国家级)、辛庄街道暨苏州北站新城
                     古里街道暨高新区北区、 尚湖市镇暨尚湖风景区
建设规划:1.按各个连接方向着重建设,并进行连接
                2.高铁新城建设,苏州北站高铁新城建设
                3.尚湖有很多湿地,即使不搞民宿旅游,湿地景区的建设也是很丰富的。          
轨道交通:快轨苏州10,快轨无锡S3,快轨如通苏湖城际,高铁通苏嘉甬(设常熟西站,在尚湖镇附近),
                普轨从张家港港口连接经过市区再和10号线相交到唐市往昆山方向
                建议快轨苏州10未来的快线走美人腿、金鸡湖东往吴江。原来市区段可以作为普快使用。新线为特快
[ 此帖被youyuan在2024-05-19 22:14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05-14
3.新相城区(完稿)
七普总人口1677580人,陆地面积约535平方公里,规划人口240万人,尚需引进72万余人口
新相城区为定位为连接无锡的新城区,苏州第二主城区。
调整原因:1.划出阳澄湖地区以后可以更加专注于城市建设
                  2.划入白杨湾街道后使得新区和相城区可以通过白杨湾地区连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规模非常大的连绵建成区
                  3.新区划出横塘南部,避免过长,也是为了吴中区的发展。
                  4.新区和相城区计入一个单元,避免新区继续向太湖方向发展,东渚应该大范围的作为苏州丝绸的承载平台保护起来,而不是城市化开发
                  5.新的相城区和高新区实际各分三个城区片区合计6个城区片区,分别是相城、高铁新城、黄埭、狮山横塘、浒墅关、东渚
区划调整:1.白杨湾街道划入新区浒墅关经开区。新区浒墅关京沪高速以西地块并入相城区黄桥街道。
                  2.相城高新区片区调整,相城高新区分元和、黄桥两个街道,现在元和偏大,黄桥偏小,因此元和划入部分建成区+新区划入部分+原来的黄桥街道=新黄桥街道。新黄桥街道为优先开发区域,任务是和高新区浒墅关-白杨湾片区连成一体,从而形成一个连绵建成区,成为新相城区的主城连绵区。
                  3.和无锡之间黄埭高新区区域,黄埭镇、望亭镇合并为一个街道,分3个办事处黄埭、东桥、望亭统一建设。
                  4.相城经开区漕湖街道、北桥街道合并(对外可以保留两块牌子)漕湖街道,设2个办事处漕湖、北桥统一建设。
                  5.高铁新城,北河泾街道、渭塘镇合并为渭塘街道,设3个办事处北河泾、渭塘南、渭塘北统一建设。
                  6.高新区横塘街道剩余部分并入狮山街道。
                  7.以S17苏台高速为界,东渚、通安、科技城等合并设置东渚市镇。说是生态城,再搞下去能剩多少就是未知数了。
调整后区划:9个街道1个镇
        相城区:元和街道、黄桥街道、渭塘街道、漕湖街道、黄埭街道
        高新区:狮山街道、枫桥街道、白杨湾街道、浒墅关街道、东渚市镇
主要建设内容:1.相城区和高新区一体化,黄桥街道和白杨湾街道的开发
                         2.黄埭和相城之间的一体化
                         3.苏州北站高铁新城往常熟方向延伸,最终形成一直通达常熟港区的带状城市
                         4.东渚真应该保护了,城市建设用地多得是,旅游区也多得是,苏绣发源地搞没了太可惜。整个大东渚应该重新规划,规划成独立城市,并尽可能保留农业用地,开发要注意保护
                            别到时候没有蚕了,没有丝绸了,还绣个啥。苏州丝绸和盛泽丝绸是两块牌子。真要城市化开发,望亭那边可以城市化开发。另外相城还有很多湿地可以城市化开发。
轨道交通:短期内3号线或6号线延伸到硕放,7号线继续南延和此相交似乎比较合适

[ 此帖被youyuan在2024-05-18 17:38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05-14
4.新吴中区(完稿)
新吴中区七普总人口771421人,规划总人口120万以上(其中主城区100万,光福10万,东山西山合计10万以内),估算陆地面积500平方公里左右,面积数据比较难统计。
调整原因:1.大幅去掉东部街镇以后,更为集中,总体以木渎为中心并沿着上方山将两片建成区连绵,城市布局更为合理
                  2.聚焦以后可以更重视西山、东山、光福的保护。不能为了城市建设毁了排名茶叶第二的碧螺春。
区划调整:1..木渎镇改木渎街道,确定为吴中区核心区,新区横塘街道上方山北到胥江之间区域并入,择地建设区政府办公区
                  2.胥口镇改为胥口街道,为主城南区
                  3..越溪街道、横泾街道、太湖旅游区(太湖街道)、新区横塘街道上方山以南合并为新的越溪街道,和国家级苏州太湖旅游度假区合署,下设越溪、横泾、太湖度假区三个办事处负责西部主城的建设
                  4.临湖镇改街道,现在建设度比较低,为重点建设区域,建成后东西两个城区将连为一体。
                  5.香山街道不变。金庭镇改为西山市镇,东山镇改为东山市镇,光福镇改为光福市镇,西山、东山限制开发,逐步完善保护、景区旅游和居住工作之间的关系,保护碧螺春名茶生产区域。光福进行保护性开发。
                     光福也不用开发其他茶品牌了,都是炒青果香茶,并入碧螺春体系即可。碧螺春统一分为西山碧螺春、东山碧螺春、光福碧螺春即可。碧螺春的产茶区实在太少了。跟龙井跨几个市没法比。
调整后区划:木渎街道、胥口街道、越溪街道、临湖街道、香山街道 、西山市镇,东山市镇,光福市镇,5街3镇
建设目标:1.木渎、胥口主城功能区提升
                  2.加快临湖、横泾的开发使得东西两个城市片区连成一体。
                  3.完成香山的开发
                  4.加强西山、东山的保护和光福的保护性开发。西山、东山、光福先自行开发。
社区划分方面:光福南边有一块和光福镇区不连的地方可以建一个市社。西山这种特殊的保护型地区按区域几个村合并为一个社区即可。其他地方和前文姑苏区的描述都类似,不详细分了。

西山市镇社区划分详解:
西山整体是西山旅游风景区,现状为1社区11村1个小学(8轨九年一贯,是不是有教学点还是以前的小学全撤销了没有查到资料)常驻人口4万,历史区划为3个乡,景区规划为1镇区6个景观区(覆盖全域),整体是自然村和山水交错分布。考虑其整体为旅游景区往来人口多,参照景观区和实际管理的方便性,分为:
金庭社区,整个镇区,大体为现在东河社区、东园社区范围,重新按照小区分为多个工作站
后埠田园社区,主要是后埠田园景观区范围,大体为现在蒋东村、元山村,重新按照村或自然村分为多个工作站
湖岛古村社区,主要是湖岛古村景观区范围,大体为现在庭山村、东村村,重新按照村或自然村分为多个工作站
明月故园社区,主要是明月故园景观区范围,大体为现在林屋村、秉常村、石公村,重新按照村或自然村分为多个工作站
消夏渔村社区,主要是消夏渔村景观区范围,大体为现在缥缈村、东蔡村,重新按照村或自然村分为多个工作站
甪里梵境社区,主要是甪里梵境景观区范围,大体为现在衙甪里村,重新按照村或自然村分为多个工作站
飘渺山乡社区,主要是飘渺山乡景观区范围,大体为现在堂里村,重新按照村或自然村分为多个工作站

这个不是光按景观区划分的,是综合考虑的结果。因为只有一所小学就意味着只能按照控制论和建设需要来划分,不能直接划分成一个社区。
按控制论就要至少划分为三个社区,按建设需要则是划分为一个城区和2-4个郊区。实际划分是1城3郊3远郊。这样政府在建设的时候就可以先集中建设城中部分,其他部分有公司接手就建设,无公司就不作为重点,先达到旅游需求就行,不用大拆大建,没那个财力。

轨道交通建议短期按照交通导向建设的原则,4号线支线东延到东山大道,1号线东端向南建设和四号线支线相交。这样可以形成吴中区主城轨道交通的骨架,便于城市建设



[ 此帖被youyuan在2024-05-18 11:31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05-14
5.新吴江区(完搞)
七普人口910082人,规划人口160万,尚需引进近70万人口。陆地面积约546平方公里
调整原因:1.吴江区实际上是吴江和盛泽两个城,政府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多个城一起发展是很难做到的。现在划分为两个区各管各的就没这个问题了。
                  2.新的吴江区也分为2个城,一个是吴江主城区,也就是街道辖区和同里镇;一个是汾湖高新区,汾湖高新区属于特殊的水乡高新区。
                  3.发展轴线,主轴为沿京杭运河-江南运河轴也就是吴江-盛泽轴,副线为沿太湖生态旅游轴。
区划调整:1.将八坼街道大部从太湖新城转入吴江经开区,由吴江经开区开发。经开区江陵街道过大和八坼街道重新划分,增加八坼街道城区比重。可从同里划入少量地区入江陵街道供开发。
                  2.同里镇改街道,没有必要古镇就一定是镇,同里就是东郊,早就连绵,改街道直接开发好了
                  3.汾湖高新区黎里镇改黎里市镇,继续发展即可。
调整后区划:松陵街道、横扇街道、江陵街道、八坼街道、同里街道、黎里市镇,5街1镇
建设目标:1.太湖新城继续沿太湖开发横扇街道
                  2.经开区沿运河向南开发和平望盛泽连绵
                  3.同里部分继续往东有序开发
                  4.黎里继续按现状开发
社区区划方面:黎里市镇七普22万人,6所小学,历史为5个乡镇。暂时直接按小学分6个社区即可,大体就是旧乡镇1乡1个社区,核心区2个社区。
搞得好的地方没啥好说的。


[ 此帖被youyuan在2024-05-18 22:02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05-14
6.新花桥区(完稿)
七普人口718589人,面积约467平方公里,规划人口120万,尚需引入50万
调整原因:1.促进昆山南部区域的发展。
                  2.目前就花桥名头响亮,所以定名为花桥区
                  3.促进周庄地区保护性开发
                  4.昆山主城向北发展和现在的发展态势一致,去掉南侧郊区以后可以更专注主方向的发展
                  5.整个花桥区,北部为城市开发区域,南部为水乡保护区域。两者之间以S58沪常高速为界。新花桥应该以S343两侧为主发展方向,配合甪直的开发,可以形成从金鸡湖到甪直到花桥的城市连绵带。现在北侧开发较好,南侧开发度很低
区划调整:1.花桥镇的蓬朗地区划入昆山。其余部分和陆家镇合并为花桥街道,为目前核心城区,
                  2.S58沪常高速为界,张浦、千灯所属区域分别改为张浦街道、千灯街道,为两个郊区
                  3.S58沪常高速以南三个镇以及张浦、千灯的部分区域合并组建周庄市镇,以旅游开发和环境保护为主。其中淀山湖东北可以进行城市化开发,调节人力。
调整后区划:花桥街道、张浦街道、千灯街道、周庄市镇,3街1镇。
建设规划:1.S58沪常高速为界,北部城市化发展,南部旅游和保护为主。
                  2.加强S343两侧建设,考虑先在S343上修建快速地铁或普速地铁,引导城市建设。
                  3.其余按部就班建设即可
交通规划:建议短期内沿S343建快轨(连接苏州2号线),11号线可以向南建一条支线与二号线相交(开行花桥站-淀山湖)建议走向为从11号线菉葭站引出沿东城大道到汶浦路转向黄浦江路然后一直向南,整个支线越20公里,既方便往火车站也方便往上海,串联陆家、千灯和淀山湖。


[ 此帖被youyuan在2024-05-19 13:52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05-14
这是苏州直辖市了吧?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05-14
7.新昆山区(完稿)
七普人口1453846人,面积约537平方公里。规划人口200万人,尚需引入人口55万人
调整原因:1.昆山二分后昆山面积偏小且建设度很高,昆山优势苏州-上海之间重要连接城市,因此划入太仓双凤镇,常熟支塘镇的任阳办事处辖区。
                  2.太仓市双凤镇乃是郊区,划入太仓后,太仓南侧基本已经开发完成,一心向北开发即可。
                  3.常熟的任阳则是和昆山巴城的石牌很近。划入昆山一起开发挺好。
                  4.昆山区划调整,统一和其他区域统一的街道制,街道上可以设功能区进行管理,逐渐新城一城三郊的格局。
区划调整:1.玉山直接管理区域,南部设为玉山街道,北部设柏庐街道,此为昆山区直接建设地区,为主城区
                  2.经开区划分为兵希街道、蓬朗街道(原孔巷办事处撤销以青阳港为界分散入玉山和花桥),经开区为东区
                  3.将巴城除石牌以外也委托高新区管理,高新区设一个街道--娄江街道。下设4个办事处:娄江、南星渎、正仪、巴城,高新区为西区
                  4.周市镇改为周市街道,双凤镇改设双凤街道,巴城的石牌办事处和划入的常熟支塘任阳办事处合并设石牌街道,共同建立一个新的功能区来管辖。此为北区
调整后区划:玉山街道、柏庐街道、兵希街道、蓬朗街道、娄江街道、周市街道、双凤街道、石牌街道,共8个街道
建设规划:1.跟常熟的连接从沙家浜的唐市往石牌沿常昆线连接
                  2.跟太仓之间的连接,太仓沿着娄江建设带状城市,昆山方向直接建设到相连。
                  3.其余正常建设即可。划出南部后旅游方面可以安心建设阳澄湖了,不用三心二意的了。
[ 此帖被youyuan在2024-05-19 14:32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05-14
8.新盛泽区(完稿)
七普人口634941,规划人口100万,尚需引进37万人,面积555.8平方公里
调整原因:1.盛泽城已经有相当的发展,吴江两城同时开发照顾不过来
                  2.盛泽地区是盛泽丝绸产地,有重要保护价值,并不是可以随便城市化的地区,需要城市化和保护相结合。
                  3.盛泽地区可减少开发力度,因此我只规划了80万人口。
区划调整:1.盛泽为主城,应该从镇改街道
                  2.平望在吴江-盛泽主经济轴线上,且已经有相当的开发,因此改为街道。统一纳入盛泽主城开发
                  3.为了重视保护,仿造汾湖高新区,将七都、震泽、桃源合并为新的震泽市镇,进行保护性开发。
调整后区划:盛泽街道、平望街道、震泽市镇,2街1镇
建设目标:1.盛泽为主城,需要进行提升
                  2.平望和吴江沿运河连绵
                  3.震泽学汾湖高新区开发,其中太湖沿岸的七都可以以做旅游度假开发,未来连接吴江,其余都是小镇开发模式,关键是提升产业层次
社区划分:这个都是应用前面的模式,不一一讲解。


[ 此帖被youyuan在2024-05-19 21:21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05-14
9.新太仓区(完稿)
七普人口717235人,陆地面积约603平方公里,规划人口120万(沙溪20万,城市100万),尚需引入48万人口
调整原因:1.双凤镇划入昆山,如此放弃了部分郊区,建设目标更为集中
                  2.新的太仓沿着娄江和郑和路建设一个带状城市为主城区,港区为另一个带状城市,整体城市分布成7字型。
                  3.所有不计划开发的农村地区划入沙溪统一管理
区划调整:1.东部主城区从南到北设置三个街道,城厢镇改为弇山街道和科教新城合署设置三个办事处:天境湖、城南、城东办事处。经开区设置为陆渡街道。浏河镇改为浏河街道。
                  2.港区、浮桥镇、璜泾镇统一合并为浮桥街道,下设三个办事处:浮桥、银港(港区东)、璜泾。
                  3.沙溪设沙溪市镇,所有不再开发的农业用地全部划入沙溪市镇统一管辖,沙溪市镇以沙溪为中心建设一个现代化综合小城市,周围农村可发展一定的旅游业。
调整后区划:弇山街道、陆渡街道、浏河街道、浮桥街道、沙溪市镇
建设规划:1.完成东部带状城市建设,为了快速成型,应该以主要道路为明确标志,沿着道路先行建设,现在主要是沿着上海东路和郑和路之间建设。
                  2.完成港区带状城市的建设和人口的集中。
                  3.太仓站新城的规划和建设
                  4.沙溪市镇现代化小城市的提升。沙溪有沙溪古城,无论是工业还是旅游还都挺有前途的。被我的规划牺牲了。
                  5.一些不再发展的小城镇随着城市的发展应该有序迁移。
交通规划:1.完成11号线太仓南站支线的建设
                   2.太仓站到昆山连市区的快速轨道交通(9号线)
                   3.太仓连接嘉闵线的城际铁路
[ 此帖被youyuan在2024-05-19 15:40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05-14
10.新梅李区(完稿)
七普总人口约60万人,面积602平方公里,规划人口100万人,尚需引入40万人
调整原因:1.新梅李区为沿江农业区,绿区
                  2.城市建设为从常熟到港区的梅李、以及港区,大体成厂字型。
                  3.农业地区组合为2个市镇
区划调整:1.碧溪街道不变,继续负责港区开发
                  2.梅李的赵市划入海虞,海虞的周行划入梅李,梅李改街道
                  3.乐余、南丰、常阴沙农场、海虞逐渐海虞市镇
                  4.董浜和支塘合并组建支塘市镇,作为西部农业管理区域,以后不进行城市开发的农业区域全部划入
                  5.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改称梅李经济技术开发区
调整后行政区划:梅李街道、碧溪街道、海虞市镇、支塘市镇
建设规划:主要完成梅李和港区的建设。
交通规划:如通苏湖城际按照苏州的规划建设比较好。

[ 此帖被youyuan在2024-05-19 22:35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05-14
预留11.新塘桥区,此区撤销
[ 此帖被youyuan在2024-05-19 19:53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05-14
11.新张家港区(完稿)
七普人口1284240人,陆面积约607平方公里,规划人口160万人。需引入32万人
调整原因:1.去掉东北角农村地区,剩余的即为城市化地区,更有利于集中开发
                  2.城市模式为以杨舍为中心的放射装城市分布,主轴为金港-杨舍-塘桥-常熟,两个放射副轴分别是大新轴、锦丰轴。现在各轴需要双向奔赴尽快完成城市主骨架建设。
区划调整:1.杨舍核心区调整为杨舍街道。
                  2.杨舍西部泗港办事处等地和保税区后塍街道合并为新的后塍街道,负责金港和杨舍的连接,下设两个办事处:后塍和泗港
                  3.杨舍西北部晨阳和部分城区和大新镇合并设新的大新街道,负责城区和大新镇的连接,下设两个办事处:大新和晨阳
                  4.杨舍东北东莱办事处等地和锦丰镇合并设新的锦丰街道,负责城区和锦丰镇的连接,下设两个办事处:锦丰和东莱
                  5.杨舍东部乘航办事处、塘桥镇、凤凰镇港口办事处合并设新的塘桥街道,负责城区-塘桥-常熟的连接,下设5个办事处:乘航、塘桥、鹿苑、港口、妙桥
                  6.杨舍定南部塘市办事处和凤凰镇合并设新的凤凰街道,负责城区-凤凰-常熟的连接,下设3个办事处:塘市、凤凰、徐市
调整后区划:金港街道、德积街道、后塍街道、杨舍街道、大新街道、锦丰街道、塘桥街道、凤凰街道,8个街道
交通规划:无锡S4,硕放机场-杨舍-锦丰。张家港-常熟慢速轨交,10号线鹿苑站出发沿着X202到港口-常熟接常熟市内轨道交通为张虞连接的导向线路,以及在建的苏州10号线,暂时够用了。
[ 此帖被youyuan在2024-05-19 21:18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05-14
这姑苏区恐怕人口要300万了,一个地级市搞这么大规模的区,合理吗?
现实派:
调省增地分县撤乡镇
省 -- 州 -- 县(市)

理想派:
并省设大区,并地分县撤乡镇
大区 -- 州 -- 县(市)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05-14
放在全国版图中审视,苏州如此12区是非常武威的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05-14
回 ldsmud 的帖子
ldsmud:这姑苏区恐怕人口要300万了,一个地级市搞这么大规模的区,合理吗? (2024-05-14 10:05) 

现状下只有18个街镇,而且还有工业园区,你说管得过来管不过来?

从韩国、日本的情况来看,一个街道平均管理30万人,不成问题300万人一个区,毛毛雨罢了,别用落后眼光看问题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05-14
回 youyuan 的帖子
youyuan:现状下只有18个街镇,而且还有工业园区,你说管得过来管不过来?
从韩国、日本的情况来看,一个街道平均管理30万人,不成问题300万人一个区,毛毛雨罢了,别用落后眼光看问题 (2024-05-14 10:59) 

你先看看工业园区范围内,现在能做到精细管理的是多大区域再说吧,当然如果偏远地区按照乡镇标准管理,那肯定是管的过来的
现实派:
调省增地分县撤乡镇
省 -- 州 -- 县(市)

理想派:
并省设大区,并地分县撤乡镇
大区 -- 州 -- 县(市)
只看该作者 19 发表于: 05-14
理论上大部分可行,要控制好昆山
只看该作者 20 发表于: 05-14
张家港独处第四圈层,何不给无锡。
工业园区可以单独设市辖区,以补齐12的数目。

另外,你的方案里是不是把张家港的东西部搞反了。
只看该作者 21 发表于: 05-14
回 ldsmud 的帖子
ldsmud:你先看看工业园区范围内,现在能做到精细管理的是多大区域再说吧,当然如果偏远地区按照乡镇标准管理,那肯定是管的过来的 (2024-05-14 11:25) 

也不是完全按照乡镇标准管理吧,副乡镇吧,规格没有那么高可以有人大的联络处,社区管辖范围变大,党委的人手多权力就要大一些,会比现在好很多
只看该作者 22 发表于: 05-14
回 云腾致雨 的帖子
云腾致雨:张家港独处第四圈层,何不给无锡。
工业园区可以单独设市辖区,以补齐12的数目。
另外,你的方案里是不是把张家港的东西部搞反了。 (2024-05-14 14:21) 

这个可不是随便加塞数量的,至于张家港是否适合划入无锡,我个人认为是不适合的,如果划入无锡十有八九,江阴就会谋求和张家港合并了,以无锡现在的规模以及泰州的颓势,江阴+张家港+靖江,独立省直管的概率极大

张家港和江阴已经弱连接,江阴张家港和无锡之间是隔开的,张家港的金港区域,杨舍至少一半都是江阴划过来的。
当前的张家港市中原属于常熟的占大头,要是划出一半,江阴的就占大头了。

东西是搞反了,谢谢你,改了
只看该作者 23 发表于: 05-15
回 youyuan 的帖子
youyuan:也不是完全按照乡镇标准管理吧,副乡镇吧,规格没有那么高可以有人大的联络处,社区管辖范围变大,党委的人手多权力就要大一些,会比现在好很多 (2024-05-14 21:52) 

主要是没有必要性,园区和姑苏区各有中心,人群差异也大,人口也多,合并在一起的目的是啥?只要把园区姑苏区各自扩大一部分就行,没必要合并
现实派:
调省增地分县撤乡镇
省 -- 州 -- 县(市)

理想派:
并省设大区,并地分县撤乡镇
大区 -- 州 -- 县(市)
只看该作者 24 发表于: 05-15
长洲元和吴县,昭文常熟,吴江盛泽,太仓镇洋,昆山新阳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