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链接:
https://new.qq.com/rain/a/20190810A016AH (2019年8月10日)
论坛相关帖子:
日本为什么会出现西欧那种自治城市?(
http://xzqh.info/lt/read.php?tid=157735)
说到大阪,大家应该比较熟悉,一般人的印象中这里是日本第二大
城市,但其实这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大阪市的
人口已经不是日本第二了,这个位置几十年前就被横滨给抢了;第二,如果把大阪当做城市来看,那只是特指大阪市,实际上,大阪还是府一级的建制。
日本有47个一级
行政单位,其中43个是县,只有2个地方是府,一个是大阪,另一个则是京都,因为这两个地方在刚刚建立行政
区划的时候,确实有特殊意义,要不就是故都,要不就是特大城市(那个时候横滨,名古屋之类的还没有特别发达),那还有两个呢?一个是东京都,还一个是北海道。
那“大阪府”和“大阪”有什么不同呢?“府”是一大片地区,你理解为类似中国现在的地级市就行,中国的地级市只是一个城市吗?当然不是,它除了市区,还管辖很多县城或者县级市,以及其附属的乡镇。
日本的城市化率比中国高很多,所以日本的“府”或者“县”,其实是管了一个“城市群”,就拿大阪府来说,它境内最大的城市,以及首府是哪里?那自然是大阪市,但是其实在大阪府还有这么一个城市,它同样很有特点,也值得说道说道,这就是大阪府第二大城市——堺(jie,二声)市。
这个城市其实也不小了 ,它人口有83万,在中国也算一个较大的地级市区的
规模了,“堺”的
地名最早出现在平安时代,正因为位于三个国交界的边境处,意思是边境。
这个地方特殊在哪里呢?它曾经是东亚地区非常罕见的“自治城市”。
古代东亚和欧洲不一样,东亚的中央集权程度,封建势力是非常强的,所以城市普遍受到中央政府的控制,很少出现所谓的“城市自治体”,但有些极为特殊的时期会出现很特殊的地带,比如朝廷势力很难进入的地区;或者是乱世中很多势力交界的地区便会出现这种情况,典型的有战国乱世时期的东周朝廷所在地洛阳,还有就是日本堺市。
一个城市成为单独的实体,那自然要有势力挑头了,堺市是符合这个条件,要知道这里可是大阪府境内,工商业是非常发达的,摄津国、河内国和和泉国三国的商人都会集中这里做买卖,故它是一商业城市,更重要的是,它又由于临海也是一个港口,所以它还是明日勘合贸易的中心,很繁荣。
凭借着大量的财富,当地商人势力崛起,加之此时幕府控制力羸弱,堺慢慢发展为一种新型的自治城市。
当地的工商业的头目在战国时代挑起大梁,本地商人们为避免受到战争波及,组织了会合众以自治的形式
管理此地,并在城市的四周建立了护城河,维持堺的独立自主,不隶属任何领主,这让西方人都很诧异,被当时来到日本的西方传教士称为像威尼斯一样的自治城市。
咱们只做生意赚钱,你们怎么斗我完全不管。
堺市的规章制度完全是住民自己管理,住民之间有称作“十人众”的专管诉讼审理组织。后来发展为三十六人会合众,代表住民利益。在城市建设上,堺的周围有注满水的壕沟,各町两端也用木板相互隔开,到夜晚上锁以保护市内安全。而在商业领域,同行业的一般商人也有自己的“座”来规范彼此的商业行为。
这个地方由于对明贸易富甲一方,给周边地区带来了极大的影响。甚至远播海外,现在日本各地甚至海外诸国,还残留着带有堺町名字的道路。15中期开始,凭借对明贸易积累的巨大财富,堺作为国际贸易大都市达到繁荣的鼎盛时期。当时甚至还有很多欧洲人(主要是葡萄牙人)来堺市。
游戏《大航海时代online》中,堺市也是一个重要的贸易港口,这是有
历史背景的。15-17世纪,堺是日本最大的贸易都市。
但是,在古代东亚,堺市这种自治城市不可能长久,堺市的自治本质只是靠着战国大名割据纷争,统治能力薄弱而钻了一个空子,等到局势稳定了,大名们不可能允许这么富庶的地方脱离自己的掌控,而这些工商业势力也不可能抵抗地了封建主的大军(中国明代东南沿海的走私势力也是一样,被戚继光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织田信长崛起后,堺先后臣服于织田信长及丰臣秀吉,后因为丰臣秀吉决定将政治中心设在大阪,商人们被迫迁往大阪,此后堺只剩下港口的功能,自然大不如前,17世纪的大阪之役中,堺也受到波及遭大火烧毁。
堺市老街
江户时代初期,德川幕府曾在此设立堺奉行负责管理,但随着商业的重要性逐渐降低,堺奉行也曾多次被撤除并入由大坂町奉行管理。江户时代后期一度由于发展酿造业而恢复繁荣,但这种繁荣和之前自治时代的繁荣可完全比不了。
1889年,明治维新后的日本新政府改实施市制,堺县成了堺市,此后堺开始发展纺织、制砖产业而成为工业城市。现在,堺市成了日本的一个卫星城。
参考资料:《勘合贸易视野下中日两国城市兴衰的关联性——以宁波、博多与堺市为中心》——安艺舟
===================
楼主补充:另一个可参考文献:
角山荣,曹建南,17世纪日本最大的贸易都市堺市的繁荣及其财富去向,海交史研究(2005.2)
豆丁网:
https://www.docin.com/p-1053308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