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为了棉花!
1954年,中国南方部分地区缺棉严重,上海、宁波等南方城市主要棉纺厂甚至因原材料供应紧张,面临着停产或半停产的困境。8月,根据国务院指示精神,经省、宁波主要领导反复酝酿,最后经中共华东局批准,指示宁波地委划建棉区县。
10月,宁波专署研究提出《关于划建棉区县和机场特区及调整余姚、慈溪、镇海县界草案》,大幅度调整慈溪、余姚、镇海3县行政区划。
慈溪县委根据宁波地委指示成立慈溪县交接委员会,叶靳同志任主任,全面负责实施县界调整各项工作。
原慈溪县南部42个乡镇划归余姚,东部庄桥区的5个乡划归镇海县;庄桥区的灵阳、姜颜乡和庄桥镇划建机场特区,成立新庄桥区,划归宁波市。
原慈溪县境经调整后,仅留下观城区、鸣鹤区的20个乡镇以及原慈溪县直属的观城镇。余姚县大古塘以北的逍林、浒山、周朝、周巷、泗门、临山等区的65个乡镇划入慈溪县。镇海县龙山区北部10个乡镇划入慈溪县。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慈溪东西方言不同的原因,姚北属于临绍小片,慈北和镇北属于甬江小片)
慈溪县委、县政府驻地由慈城镇迁至浒山。
浒山还是观城?这是一个问题。
划县确定后,慈溪领导班子中曾议论过,有人主张新县改名为“三北县”,符合民间习惯称呼;但大多数人认为慈溪建县有较长历史,改县名不适当。
对县城选址,当时的慈溪县委也经历了一场大讨论。时任县长任子诚同志主张县城设在观城,认为浒山区域太小,观海卫各方面条件比浒山镇好。
时任书记项耿同志认为浒山镇虽然比观海卫小一点,但地处全县中心,还是放在浒山镇为宜。
他回忆道:“思想认识取得一致后,我们开始讨论新县治的选择问题。当时,县委没有小车子,不可能一起去实地察看,只能凭印象、感觉,把一些重要乡镇一一列举,然后比较抉择。临山、泗门、周巷、龙山都曾提出来过,但这些地方,不是偏西,就是偏东,比较适中的是浒山和观城。我在会上谈了我的看法。我曾在1945年8月,参加过由三北地委黄知真同志主持的区委书记会议,地点在浒山城内,因第一次进浒山城,印象很深:浒山有城墙,有街道,地位适中,离余姚的距离比观城到宁波近。所以,我倾向于把新县治设在浒山。”
经过激烈的讨论,大家最后集体商定新县城设在浒山。
成败和缺失,横河和泗门的对调
县界调整后,慈溪所属7个区、96个乡镇,比老慈溪增加了20个乡镇,人口增加50%以上,慈溪的经济、人口等综合实力首次超过了余姚。
叶靳同志感慨地说,县界调整,建立棉区县,这对提高棉花产量和提升商品棉比例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慈溪棉花种植面积上升到全宁波的三分之二、全省的三分之一,为国计民生作出了重大贡献。
但也应该看到,调整县界实际是—个复杂的工作,因为它必然牵涉到许多自然、社会等关系的重新整合。当时和以后,对划县后出现的水系割裂以致新慈溪县用水紧张、交通运输紧张(原丈亭、云山、慈城、庄桥均通铁路、公路,交通发达,划建的新慈溪县则没有铁路)等问题,已有不少议论,客观上也反映了1954年组建新慈溪县时考虑问题是相对单一而不够全面的。
1979年9月,为理顺水系,余姚县横河区划属慈溪,慈溪县的泗门区划归余姚,慈溪的行政区划发生改变。
对于此次行政区划的变动,慈溪老领导苏丁和谈了当时县委决策的原因:当时慈溪境内少水库和大湖,群众的农业和生活用水比较缺,小湖的水又比较脏,经常要向其他地方“讨水”。余姚的横河山多、水库多,离浒山又比较近,如果划属慈溪的话,对解决慈溪吃水、用水难问题作用很大。而慈溪划出去的泗门,经济相对比较发达,余姚也比较容易接受。所以,县委就向省里打了报告,要求泗门与横河两个区对调,以解决慈溪缺水问题。最后,省里批准了这个报告,正式发出了同意区划调整地文件。
1988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慈溪县,设立慈溪市。从此,有着7000年文明史、2200年建县史、1000年围垦史的慈溪发生了沧桑巨变。
综合:宁波文史资料第十七辑·新纪元漫录、慈溪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