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720阅读
  • 13回复

[地级市]【转帖】闲谈地市合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3-10-14
眨眼一晃,宜昌地市合并20年了,无论官方对此是否举行纪念活动,但在本人心中依然是沉甸甸的,往事历历在目,因为这是本人有效工作时间中最最宝贵的时光!
1979年6月地市分设,到1992年3月地市合并,这两大事件都经历了,只缘当时年轻,有些稀里糊涂,虽有些弄不懂,但最恼人的是,给个人工作学习,特别是业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人为划些沟沟坎坎,你是地区的,我是市里的……有道是屁股指挥脑袋,就那么一夜之间,原来的上下级,现在是平起圻坐,造成单位之间、组织之间,常常互不买帐互设关卡,甚至有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之境。
笔者1978年招工宜昌地直单位工作,不到一年,当时的小小地辖市一夜之间升格,但是我们的户口属于宜昌市,工作单位属于地区,我们只感到很茫然。感到地市分设中,倒是一大批官员得实惠,可对平民百姓设置诸多障碍,我深有体会。特别是文化活动,市里活动远远高于地区,地区主要精力抓县工农业生产,在城市里好像就只有行署这个派出机构,其他对应工作机构都是点缀而已,因此各种全省性的重要文化活动根本无人问津;但市里显然不同,作为一个省辖城市,每逢重大喜庆节日,且处处热闹非凡。当年我作为地区单位,感到被冷落,无人问津,有不像在城市工作一般,内心深处非常向往市里的各种文化活动,且悄悄地参与到其中,是那些年打下了书画艺术的基本功,参与到宜昌市工人文化宫组织的各种业余文化学习之中,将我等破格吸纳到一些文化社团,参与到自学考试行列,使之才没有那种被城市遗忘的感觉。如果指望地区来组织,结果将是相反!庆幸之一也!
1992年3月,在邓小平南巡讲话、神州处处唱响“春天故事”的日子里,宜昌地市合并,人心大快,欢欣鼓舞,多年的地市矛盾迎刃而解。但是新的矛盾接踵而至,合并那些年带来的最大麻烦是干部人员安置,两套人马做一件事情,各单位人满为患,纷纷想出各种招数消化富裕人员,分流办三产业,鼓励下海经商,倡导提前退休等等。一个单位牵头负责人、负责人少则七、八位,多则十余人,为争位置窝里斗是常事,这种局面下,受害者是我们当年的年轻人,经商没有本钱,下海没有后台,只能脚踏实地的苦干本职工作,深感前途暗淡,仕途无望,连单位偶尔提拔一个中层干部也要讲究个地市平衡,别无他策,只能靠时间自然减员消化,靠忍耐干熬到媳妇熬成婆。可时间不等人,有关系的后台硬的受影响小一点,平民百姓,普通干部只能干着急干瞪眼。
弹指一挥间,20年过去了,地市界线的阴影似乎没有了。回顾这段经历,印证了无论什么改革,都是有代价的。地市合并的代价是牺牲了我们这一代人,什么都有过这一村就没有这一店的机遇,我们只能在白白的等待彷徨中、眼巴巴见大好春光远离我们而去矣!
体制决定机制,人祸大于天灾。人生有几个20年?我们也有风华正茂的时候,可就偏偏碰上了这个地市合并,遇到了人满为患且许多人浑水摸鱼的工作时段,不得已还要小心翼翼看人脸色,惟有在望穿秋水、在寻求平衡中度过了这20年,不经意间时光却将我带入到半百岁月……
纵观当今风云变幻,各种竞争如此激烈。其实无论怎么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我多么羡慕现在的年轻人!
喜看快速发展的宜昌市求贤若渴,主动出击,储备人才,近几年在全国公开招考500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为科级干部,为年轻人施展才华搭建平台。羡慕他们欣逢盛世,宜昌这块热土将成为孕育国家栋梁之材的土壤!
借此,真诚地为现在的年轻人祝福!
(原文作者:张天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服务器。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3-10-14
再来一篇襄阳的和荆州的,襄樊市与襄阳地区是湖北省地市合并试点,荆州地区是被拆得最惨的。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3-10-14
襄樊、荆州的情况跟宜昌略有不同。
襄樊早在1985年就实行“市管县”体制,当时市的城市意识没后来那么强,基本上是地吃市,连名字也给吃了。
而荆州地区跟沙市市其实是两个驻地不同的并列地级单位(犹如今日之鄂黄),属于拉郎配(就当时情况而言,荆州单独地改市也是可以的,不必拉上沙市)。
而宜昌却相当于地区寄治于市,地、市势均力敌(襄阳地区虽然也是寄治襄樊市,但上文所述,1985年时的市,其城市意识还不强;到了1992年,小“宜昌市”的城市意识已经较强了,非早年的小襄樊市可比;后来的郧阳、十堰虽然也是地寄治于市,但市强地弱,最后的结局是弱吃强,纯属政治运作)。
逛行政区划论坛,览天下区划风云。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3-10-15
河北是地市合并的模范,不像许多地方搞分地设市。
行者无疆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3-10-15
各单位人满为患,纷纷想出各种招数消化富裕人员,分流办三产业,鼓励下海经商,倡导提前退休等等,现在你去试试。
中央行政区划委员会是行政区划改革工作的核心领导和决策部门。主要职责:1.编制规划地方管理体制。2.审核批准各级政区的设立标准和规模,地名和边界标准化。3.组织建立指导各个政区的官员级别套改工作。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3-10-15
楼主的帖子让我想起了2011年底的綦江、万盛合并。
那些万盛合过来的也是那种高人一等的感觉,磨合期不到半年,又回到一个不伦不类的经开区了。
南州草民,人微言轻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3-10-15
抱着这种这种思维,体制内混不开,体制外不能混
禁止【【【【【轨道部】】】】】回复我的帖子。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4-06-11
地区行署所在地本身就是地级市的,搞地市合并;地区行署所在地为普通县市的,搞地改市。
地市合并,对市有所照顾,如郧阳、十堰地市合并,最终用的是十堰的名字;襄阳地区、襄樊市合并,用的是襄樊的名字。荆州地区、沙市市合并虽然没有沙市市的名字,但最初在市名中给沙市保留了位置。
后来的地改市,则一律以地区名为市名。其中,地区行署所在县市跟地区同名的,往往要改名。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服务器。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4-06-11
主要是思维方式有变动,比如地改市。
以前是:地区驻地市(县)升格为地级市,原地区所属划归升格后的市,比如赤峰升级昭乌达盟所属划归赤峰,所以新的地级市名称是原先驻地的名称赤峰市。
现在是:地区改为地级市,原地区驻地县级市(县)改为新的地级市的区,原地区所属划归地级市,比如呼伦贝尔盟改市,海拉尔市改区,所以近年来地改市一般是用地区的名字如呼伦贝尔市。
存在即合理,不过研讨还是必须的~~~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4-06-11
回 东亚第一精英 的帖子
东亚第一精英:各单位人满为患,纷纷想出各种招数消化富裕人员,分流办三产业,鼓励下海经商,倡导提前退休等等,现在你去试试。 (2013-10-15 14:54) 

地市分设时增加人员都很高兴,合并了要减少人员就减不掉了,都是只能上不能下。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14-06-11
湖北东湖论坛一贴:
撤地设市是中国现代行政管理上的最大败笔和错误
http://bbs.cnhubei.com/thread-3430610-1-1.html

地区行政公署本来只是一个临时的派出机构,在国家《宪法》里根本就没有这一个东东,它只是一个监督和传达上级精神文件和指示的临时派出的联络协调机构,并没有行政管理权限。其实就和以前的什么中南区、华东区管委会一样,它只是一个虚拟的临时机构',并不是一个正式行政区域。但是后来,随着各种利益的趋势下,这一机构慢慢开始变味了,逐渐开始插手行政管理,而不再是单纯的监督和联络机构了。而到了九十年代后,由于上级部门的错误判断和指示,许多地方开始进行撤地设市,从而将地区这一虚拟机构彻底的变成了实体,而地级市也成了中国行政区域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级别。
【一失足成千古恨,回头已是百年身!】自有地级市之后,地级市和下面的县市下级之间抢资源、争利益,各种矛盾日益激化,正是这一严重内耗,造成了许多地区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的生活水平落后的尴尬现状,对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现在,中央政府正式意识到了这一错误,于是决定改革,而改革的具体措施就是省直管!但是,当时撤地设市容易,现实要它们交出权利和利益,却是千难万难,各种掣肘和阻力接踵而来,这也正是现在许多地方迟迟无法推行省直管的真正原因!
看来当时中央一个错误的决定,现在得付出千倍百倍的代价来改正和补救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服务器。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14-06-12
嘿嘿,东湖论坛上还有一帖呢:
中国的国情需要地级市
http://bbs.cnhubei.com/thread-3430767-1-1.html

从官方到媒体一个地方大多以地级市代称,这已经得到大多数国人的共识。那么地级市到底有没有存在的意义,是利大还是弊大?当然说打压搜刮县级就另当别论了,这里就只谈 下利。    
     1“集中精力搞建设”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多底子薄县级基本是农业占主体在这种国情下城市化是很缓慢的,人口素质低即使县级有100万人口实现城市化也很乏力。县级都改成市更不实际,如果每个县都以城市打造中国就只有中小城市了。现在是城市圈竞争时代,只有大城市具有创新和竞争力。地级市是本地区集中经历发展城市的必然选择。拿黄石市来说是早期湖北省辖市之一。由于发展城市理念早,很长时期都是湖北老二。当时成立市较少赶上了时机竞争力小可以说集中精力搞建设的湖北样本。当然现在省内注意力转移到一主两副也是集中发展的体现。
   2未来大地级制是减少行政成本的好方法
广东正在探索大地级市改革探路,就是强市合并弱市法则。未来是大城市的天下。早有专家论证过人口500万以上大城市才具有更高的竞争力。就业,人才创新国际知名度都会一一体现。
3深圳样本
深圳30年成为国际重要竞争力城市,是集中全国资源发展起来的,这同样可以证明地级市具有的强大生命力是不可否认的
地级市到底能走多远答案是明确的,符合中国现实需要,未来一片光明。
逛行政区划论坛,览天下区划风云。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14-06-16
感觉还是实二级省——县,这样的行政区划为好,恢复以前的“地区行政公署”,只是一个临时的派出机构,它只是一个监督和传达上级精神文件和指示的临时派出的联络协调机构,并没有行政管理权限。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14-06-17
回 行者无疆 的帖子
行者无疆:河北是地市合并的模范,不像许多地方搞分地设市。 (2013-10-15 06:51) 

改革试点和典范都是江苏吧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