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散北京
人口不如把政治
中心迁到河南邓州
阿蚌
最近有网文称,北京欲疏散500万人口到河北,阿蚌觉得此设想极为不妥。主要理由:一是难以确定疏散标准,很多人会抵制。二是即使能够疏散,仍无法解决北京及周边地区资源环境问题,而新一拨进京人口还将继续加大北京人口压力,反而会使原来的北京人口压力扩大到整个京津冀地区。三是在疏散过程中容易造成更多的不公和腐败。
阿蚌的建议是,把国家的政治中心迁到河南邓州一带。可先将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及其附属机构迁移过去;条件成熟时,再将国务院及各部委迁移过去。同时保留北京
文化中心、科教中心、
经济中心、
交通中心等中心地位,而首都之名仍可保留在北京,或者像荷兰、南非、沙特阿拉伯等国那样实行双都或多都制,确保北京不会因为政治中心迁出而衰落。
具体理由是:
1、地理位置适中。邓州正好位于我国南北方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附近。按照张善余先生的
中国人口重心分析,自16世纪始,中国的人口重心一直徘徊于湖北河南交界一带,邓州恰好位于这一地区。同时,邓州还恰好位于长江、黄河两大母亲河之间,到两大
河流干流的直线距离也大体相当,均约为240公里。如果沿北京至广西凭祥划一直线,则在此直线东南一侧地区大致构成一个半圆,而邓州恰好位于这个半圆圆心附近,在东北、东、东南、南、西南几个方向到沿海距离大体相当;到京津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这三个最主要的经济圈的距离也基本相当。
2、水资源丰富。丹江口水库可为
城市提供水资源保障(已有南水北调中线引水渠从丹江口水库通向邓州南部一带),三峡水库可作为水资源的储备。如果未来城市继续扩容,水源紧张,还可在陕西宁强嘉陵江上游阳平关一带筑水坝,使嘉陵江上游部分水流回归河源袭夺前的故道,进入汉江,以增加丹江口水库水量。
3、交通条件较好。附近的襄阳为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铁路、公路、水路交通均有一定基础条件。而其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正好有郑州、武汉、西安、重庆四个交通枢纽环抱拱卫,可在相当程度上疏散邓州的交通压力。
4、地势平坦,土地有承载空间。与中原地区其它候选城市相比,这里地势平坦,人口密度适中(网友可通过GOOGLE EARTH查看一下),土地承载力尚有一定空间,可以容纳未来上百万的移民。
5、自然环境良好。这一带气候宜人,气温、降水、日照适中,且邻近丹江口水库、神农架自然保护区、武当山风景区、三峡风景区、龙峪湾国家森林公园、寺山国家森林公园等著名风景名胜区。此地也未发生过重大自然灾害和重大屠杀事件。
6、选择小城市或乡村地区有利于政治中心按新规划建设。有人建议选择南京、西安、洛阳等大城市做为政治中心或新首都,但这些城市本有一定
规模,地方经济中心的地位很强,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等方面都难以满足政治中心的需要,而如果按新政治中心的功能定位对原有城市进行改造,也将造成巨大的浪费。
7、有利于推进西部开发。邓州位于中南、西北、西南三大经济区相接地带,在此设立政治中心,对西部开发将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
8、可大大减轻北京的资源环境压力。如果新政治中心仍在华北,因离北京太近,北京的城市压力一时还是难以缓解。而邓州距北京1000余公里,两城市的辐射圈已经互不交叠,新政治中心邓州的兴起,会使北京人口增长势头放缓,进而减轻城市资源环境压力。
9、有利于推进政治改革。任何一次政治改革,总会受到强大保守势力的阻碍,而保守势力也往往集中于首都。古今中外很多次成功的政治变革,也都与迁都同步进行,例子太多,不胜枚举。十八大以来,中央改革决心已定,如何破除保守势力的阻碍是改革面临的重要课题。如果把政治中心迁出,必将使保守势力失去地缘上的依托,从而使政治改革得以更加顺畅地推进。
10、有利于国家统一。海峡两岸要实现统一,新的政治中心如果仍在北京,会使台湾方面有一种被吞并被征服的感觉。如果在邓州设立新的政治中心,就会打消这种感觉,减轻台湾方面的被征服感。同时,新政治中心到北京、台北、香港、澳门四大旧有政治中心的距离也大体相当。选邓州建设新的政治中心,既符合“道里均”的传统首都位置标准,也可体现政治、经济平等的原则。
当然,也有人指责此
方案是在逢迎最高领导人,因为最高领导人的祖籍即为河南邓州。需要明确的是,阿蚌提出此建议时,最高领导人尚在省委书记任上,阿蚌断无未卜先知的能力,会预测到哪一位省委书记会成为国家最高领导人。阿蚌曾于2005年5月提出迁都邓州的建议,发于本坛,有兴趣的网友可点击查看。
http://bbs.xzqh.info/read.php?tid=23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