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64973阅读
  • 737回复

[版务]关于人口政策的赌局(投票条件再放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100 发表于: 2009-10-07
深圳搞大部制,还不具备普遍意义。
也许会像搞小产权房被镇压一样?
取消市管市县,撤销乡镇,县级自治。
都┬─区
│└───县
省┬─市───区
 ├─────市、县
 └─州┬──市、县
    └市─区
注:各级行政均可自治。州一般是自治州。州辖市大者可分区。
只看该作者 101 发表于: 2009-10-07
不会放开生育,计划生育到时还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不信到时看。
位卑未敢忘忧国!
只看该作者 102 发表于: 2009-10-09
最大的人口问题是人口的素质太低!淡水不够喝!环境污染!就业问题!
只看该作者 103 发表于: 2009-10-09
现在这个时代是养儿防老还是养儿啃老?中国下一代的素质实在是不忍想像。
只看该作者 104 发表于: 2009-10-13
3. 阿蚌兄之“全面放开”和“鼓励生育”应该理解为“只要夫妻双方愿意,就可以生育,无论一胎、二胎、三胎还是四胎,甚至更多,而国家不但不制止,反而给予物质或精神鼓励。”

顶这一句。
在这句的前提下,已投票支持曲径通幽兄。
另外还有一些假设前提需要说明:
在此期间
1、没有发生核战争或大规模的常规战争(含对外、对内)。
2、没有发生政府更迭。
3、没有发生毁灭性的病疫、饥荒或其它足以大规模减少人口的自然灾害。
只看该作者 105 发表于: 2009-10-13
这个赌局是不是太狠了点,要这么多人一块搞行为艺术
偶还是列队围观吧
地图开疆北西南,日记救国千古传。
外患不决转重庆,内患不决进台湾。
花园口水救干旱,长沙城火送温暖。
金元劵多富国民,保甲连坐抚赣南。
死守南京唐生智,决战东北张毅庵。
精忠报国汪季新,爱民如子汤河南。
昔日英豪名尤在,今朝果粉战四海。
嘴炮无敌灭悍匪,网军神勇复左岸。
垂死病重惊坐起,王师健儿入梦来。
只看该作者 106 发表于: 2009-10-13
如果到时有机会进京,一定前去围观
从经济发展角度看,阿蚌兄的意见是没错
但考虑到实际政策的出台和和执行上,我比较倾向于hqq的观点
地图开疆北西南,日记救国千古传。
外患不决转重庆,内患不决进台湾。
花园口水救干旱,长沙城火送温暖。
金元劵多富国民,保甲连坐抚赣南。
死守南京唐生智,决战东北张毅庵。
精忠报国汪季新,爱民如子汤河南。
昔日英豪名尤在,今朝果粉战四海。
嘴炮无敌灭悍匪,网军神勇复左岸。
垂死病重惊坐起,王师健儿入梦来。
只看该作者 107 发表于: 2009-10-13
计划生育还叫计划生育,但彼计划已非现在的计划,那时是要
计划着把人口数量搞上去
只看该作者 108 发表于: 2009-10-13
我赌阿蚌赢,大国的人口发展是有很大惯性的,一项新的完全相反的政策出台,往往要几年时间才开始见成效,到2025年前,现行政策的弊端越来越严重,必须采取激进措施扭转,俗话说“矫枉过正”,采取全面放开甚至鼓励政策是可能的。
只看该作者 109 发表于: 2009-10-13
弱弱的问一句,爬那个广场的栏杆会不会被抓?
中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只看该作者 110 发表于: 2009-10-13
引用第28楼seanyork于2009-08-13 15:17发表的 :
1.  现行计划生育政策中有关二胎规定本来是现行计划生育政策,不能视为新的“实现鼓励生育的政策”。
2. 修改现行法律法令,有条件地适当放宽部分人生育二胎不算“全面放开”和“鼓励生育。
3. 阿蚌兄之“全面放开”和“鼓励生育”应该理解为“只要夫妻双方愿意,就可以生育,无论一胎、二胎、三胎还是四胎,甚至更多,而国家不但不制止,反而给予物质或精神鼓励。”
.......

对啊!比如届时国家冻结计划生育政策,也就是不再实行,但是规定仍然存在。那么算谁赢谁输呢?
中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只看该作者 111 发表于: 2009-10-13
引用第41楼阿蚌于2009-08-13 18:31发表的 :
从逻辑上来说,阿蚌的践约日只能在2025年,曲径的践约日却可以提前。是这样吧?
所以双方的践约日不应一致,曲径同意吗?

是的。假如明天中央就宣布说全面开放并鼓励生育,那么,后天曲径同学就应该履约。

但是如果,如果曲径同学履约后,大后天,中央又宣布继续计划生育,那咋办呢?

曲径同学岂不是白爬了?
中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只看该作者 112 发表于: 2009-10-13
引用第68楼无形于2009-08-15 17:49发表的 :
我认为,会全面放开二胎,二胎以上还会限制(严格不严格那是个人的感觉)。
但我不参与赌局。

这个可能性比较大。
中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只看该作者 113 发表于: 2009-10-13
引用第71楼阿蚌于2009-08-15 19:44发表的 :
阿蚌必胜!

就算全面开放,也不会鼓励。否则到了2050年,又要进行新一轮计划生育。
中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只看该作者 114 发表于: 2009-10-13
引用第105楼独孤一尘于2009-10-13 10:16发表的  :
3. 阿蚌兄之“全面放开”和“鼓励生育”应该理解为“只要夫妻双方愿意,就可以生育,无论一胎、二胎、三胎还是四胎,甚至更多,而国家不但不制止,反而给予物质或精神鼓励。”
顶这一句。
在这句的前提下,已投票支持曲径通幽兄。
另外还有一些假设前提需要说明:
.......

不可抗力应排除,这是常规。所以,除非赌博各方有特别声明,否则应假定赌博各方同意了不可抗力排除原则。
中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只看该作者 115 发表于: 2009-10-13
其实中国现在就应放宽生育政策, 即使放开生育,人们(特别是现在的年轻人生育意愿有多少都很难判断,毕竟东亚地区的生育率都很低,主观上希望阿蚌的观点获胜.但中国国家政策可能很难作那么大的调整. 可能会先放宽到2胎制,若干年后在根据生育状况做调整. 那年彻底放开生育政策便难以判断了.估计不会鼓励生育,在中国官员的眼中,他们似乎只看到中国的人口总数,而没有注意到中国人口的迅速老年化.他们也低估了中国人将来平均寿命的增长及老年人的最大数量(2043以后如中国平均寿命增长到80多岁,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可能高达5亿多!!!)
[ 此帖被北极星301在2009-10-17 13:31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116 发表于: 2009-10-14
看到许多人对生育愿望作出一些主观的判断,但这些判断都是没有调查依据的。
那么是不是搞一个网上调查。最好在某大的门户网站来作,能够广泛的关注。
但这种网上调查得出的结论还有偏差,一般来说,不上网人群,生育愿望更强一些吧

只看该作者 117 发表于: 2009-10-15
楼上说得对。
国庆长假期间,我曾打算在网上搞这个生育意愿和生育现状调查,但后来考虑到上网人群生育愿望会低,调查结果用处不大,遂放弃。
感谢参与,无论支持谁。
重新分省,均衡是一个重要目标。
一是面积、人口和所辖县市数目的大体均衡;
二是省会城市向省内各个方向辐射力的均衡。
http://blog.sina.com.cn/ababang
只看该作者 118 发表于: 2009-10-17
引用第77楼北极星于2009-08-18 09:13发表的  :
苏联自1917年十月革命到1991年结束,共计74年。
蒙元自1271年定国号元至1368年结束,共计97年。
1949+74=2023
1949+97=2046
.......


苏联是从1922年才叫的,过去叫“苏俄”。蒙元(包括北元),持续到1403年。
只看该作者 119 发表于: 2009-10-17
中国人口学会常务副会长田雪原对《财经》如此解释:“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总和生育率调查结果是1.22,但是由于人口漏报的比例是1.81%,于是重新把这部分填回去进行误差校正,总和生育率就成了1.75,社会上一般讲1.8左右。”

中国人口信息研究中心2000年的研究表明,1.8的生育率可能是被高估了。据该中心课题组测算,中国妇女的总和生育率自1990年后一直低于2.1的更替水平。如1990年已低于2,那么14年后中国不可能还有1.8的总和生育率。据原人口计生委统计与财务管理司副司长王谦所做的“中国大陆十年来生育水平估计”,整个20世纪90年代平均生育率在1.3-1.6左右.


国家统计局称2005年1月6日为13亿人口日,2005年底人口为13.07亿。但是2006年8月国家统计局长承认:2004年公布数比各地汇总数多4600多万人(也就是说2004年底中国统计的实际人口为13-0.46=12.54亿),且有逐年扩大的趋势。
        2000年11月1日零时,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总人口为126583万人,漏报率为1.81%.意味着普查直接登记人口只有124337万人,比公布人数少2246万人.
       2000年的普查实际生育率为本1.22, 但由于种种原因人为拔高为 1.8公布. 如果按1.2-1.3的生育率推算, 中国实际的年增长的人口为400万左右, 而不是公布的800万左右. 2005年1%人口抽查时的生育率也是 1.2左右, 统计局公布为1.33,但计划生育委员会采用的是1.7-1.8.

只看该作者 120 发表于: 2009-10-19
引用第119楼阿蚌于2009-10-15 20:53发表的  :
楼上说得对。
国庆长假期间,我曾打算在网上搞这个生育意愿和生育现状调查,但后来考虑到上网人群生育愿望会低,调查结果用处不大,遂放弃。
感谢参与,无论支持谁。

蚌兄差矣,这个调查还是很有必要,得到的结论不敢说是一个最低的生育愿望值,至少是一个低水平的值,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底线,到底生育愿望降低到了一个什么程度。
我认为,就目前来说,生育愿望没有降低到足以使期望生育率低于死亡率的程度,也就是说一旦完全放开生育政策,人口会缓慢上升。

只看该作者 121 发表于: 2009-10-28
中国面临老无所养 央视建议计划生育需突破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47dd5580100fxgp.html
http://news.QQ.com 2009年10月26日央视《新闻1+1》
http://news.qq.com/a/20091027/000652.htm

  注:点击以上链接可查看原文!
  核心提示:根据民政部的统计,在我国目前失能老人已经达到940万,如何照顾这些老人让他们安度晚年,也成为困扰千万家庭的问题。央视建议计划生育政策随着人口年龄格局的变化而变化。
  白岩松:计划生育是国策,计划生育是政策,但不是铁板一块,一定会随着人口年龄格局的变化而变化,那么什么时候变呢?是宁可早一点变还是晚一点变,这是一个问题。
  2009年10月26日央视《新闻1+1》播出《今天的老人,明天的“我”》,以下是节目实录:

“失能老人”养老面临困境

  白岩松谈老年人赡养问题
  主持人王跃军:您好,欢迎收看今天的《新闻1+1》。今天是九九重阳节,是传统上的爱老、敬老的日子,在这样一个日子里,我们想更不应该回避老年人的养老问题,特别是老年人当中的一些弱势群体,首先我们先来看一段片子。
  字幕提示:失能老人,是指那些生活不能自理必须依靠他人照顾的老年人。
  解说:根据民政部的统计,在我国目前失能老人已经达到940万,而如何照顾这些老人让他们安度晚年,也成为困扰千万家庭的问题。史大爷是天津红桥区一位瘫痪在床的老人,重阳节前夕老人的几个女儿特意回到家里,在老人床前一起度过简单的老人节。
  史秀荣史大爷的大女儿:我爸就是从2003年开始就不能自理了,一开始我们(孩子的)二姨,主要在这儿伺候,后来自卧床以后,我妹她们主动把工作辞了,我们现在轮流(照顾)老人。
  解说:史大爷今年86岁,由于患有脑萎缩和心脏病,两年前,他的五个女儿就全部辞掉了工作,每天两人值班,和母亲一起为史大爷吃饭喝水,给老人翻身梳洗,还要进行一些由护士完成的基础医学护理,儿女们家庭都不是很宽裕,为父亲放弃工作实在是无奈之举。
  史秀芳史大爷的小女儿:找保姆呢,保姆一看,又带着胃管、尿管,也不乐意来,我们一看不行,到养老院看看,也调研过,也看过,到养老院跟负责人也谈过,把我老爹爹的情况跟他念叨了,念叨完人家一般的养老院就不收。
  天津市某养老院院长王平:设施设备的相对不到位,能出现一些老人安全隐患的问题。另外就是老人在长期卧床或者失能以后,咱们不知道他身体会出现什么状况。
  解说:因为不能得到更专业规范的长期照料服务,患者本人和家庭都在承载着很多的痛苦,而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北京的詹大爷身上。
  詹大爷的老伴王奶奶:航天员回来不都挺高兴的嘛,他跑到厨房拿着菜刀,给脑袋上来了六刀。
  解说:王奶奶说她也有很多顾虑,她也是近八十岁的人了,如果她不在了,詹大爷怎么办。一般的养老院很少接收像詹大爷这样的失能老人,而能够接受的往院费用又十分昂贵。
  王奶奶:现在我还能对付,往后怎么办呢,往后大小便失禁怎么办呢,没地方可送,我觉得挺委屈。
  解说:其实不只是王奶奶,很多家庭面对失能老人都有类似的担忧,和不接受失能老人相比,很多相对健康的老人也遇到了公益养老院一床难求的情况。在北京的四季青养老院,记者了解到,虽然这里的入住率已经饱和,但是前来登记的老人还是络绎不绝。
  北京市四季青养老院院长刘中丽:那么在这个楼里登记的老人已经有1000多人,那这个(安排需要)很长很长时间,现在目前我知道的已经有排(队)三年的时间,还没有进来的老人。
  主持人:今天的老人明天的我,今天我们来关注老人的话题。岩松,刚才从这个片子当中,我们也看到了一些所说的特殊一些老人的群体。那么他们所面临的这种情况,包括他们家人所面临的情况,是不是我们今天这个社会的一种必然,或者说我们未来也要面临这样一种情况。
  白岩松:你知道我首先看到的是什么呢,我首先看到的不是可怜、同情或者说福利机构的欠缺,我首先看到的是羡慕。为什么这么说?片子一开始的史大爷,他病了之后会有五个女儿辞职来到他的身边,请问你我将来有可能吗?我们这一代人将来的局面就是四个老人病在里头,外头两个儿子或者媳妇,两口子在那儿哭,不是不孝顺,是没有能力,这是第一种局面。第二个要羡慕的是刚才的老俩口,人家夫人都78岁了,但是老两口能相濡以沫,一直走到现在,你想象一下还有相当多的是单身的老人们,那么他的局面会更悲惨。所以我用“羡慕”这样一个词其实在提醒我们自己,提醒这个社会,如果我们今天不能做好很多事情的话,将来让这些羡慕的局面是不会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发生,因此如何善待今天的老人,关注到明天我们将得到一种什么样的社会的照料,所以千万不能冷漠,冷漠今天的老人就是冷漠明天的我们的自己。
  主持人:实际上你说的“羡慕”,应该说也是带有一定苦涩的羡慕。
  白岩松:那是。
  主持人:刚才我们在片子当中也有同样的感同身受。造成今天的这样一种状况,原因在哪儿?
  白岩松:我觉得长期以来,首先有一个数字,在中国这样一个国家里头,是居家养老,养儿防老是根深蒂固的,99%目前在中国是居家养老,只有1%是社会养老,两个因素造成的,第一个社会从观念上来说,应该说是三个原因,第一个观念上不太接受,啊,有孩子送出去养了,孩子不孝,后面戳脊梁骨,即使真不孝也要装孝,对吗,这是第一个原因,观念。第二个经济能力,你想想,包括农村在内,我们这么广泛的,这么多的老年人,现在有多少个有经济能力能把老人送到社会性的福利机构里,这是很重要的一点。第三,社会福利机构虽然在快速的发展,但是跟不上需求。我们来看这样的一个数字,老年性福利机构,你看到2005年的时候,我们全社会拥有多少张床位,到2005年的时候,在城镇有41万,在农村有89万,然后住养了多少人呢?到2005年的时候,连农村带城镇加起来108万,全国多少老人啊,其实我们现在都知道,我给大家看这么一个数字,大家可能感触可能就更深了。到现在为止,咱们国家超过60岁的老人已经占总人口的12.79%,也就是1.62亿60岁以上的老人,刚才我们说了,全社会的福利机构才能解决108万的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杯水车薪。所以这三个因素加在一起就构成了这样一种局面。
  主持人:应该说养老主要是居家养老和社会养老,现在应该说居家养老现在是在不断地萎缩,这是社会发展出现的必然结果。那么我们现在提到社会养老,大多提到福利机构,似乎是一种慈善方面的问题。
  白岩松:对,我觉得现在首先有一个,就是萎缩只是趋势,还不一定是一个特别大的现实,首先这个数字告诉我们,从全国的角度来说,99%还是居家养老,但是1%是社会养老,但是别看这99%居家养老,这里有相当多的,怎么说呢,萎缩,这种萎缩是再也不像很多年前那样四合院、四世同堂、三世同堂,或者说在农村大家老人有发言权,有经济决定能力等等,现在这99%虽然还在家里养老,但是发生的状况改变很大,有可能老人是一个人住在那儿,孩子偶尔来看看,有可能在家里不一定,孩子都忙,陪他说话的都没有,虽然99%的数字还在这儿,但是养老的质量大不如以前了。
  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当然我觉得到目前为止,中国应该更加高度地重视老年人的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呢?不能说不重视,2006年关于老年人的问题的白皮书,国务院领导人的讲话也都很多,但是更多的时候,我们还是把老年人的问题似乎当成是社会福利和慈善这样一个事业来看待,包括比如说老龄委也在做大量的工作,但是还没有获取更大的能量,我觉得对于老年人问题,已经应该当成国家战略来看待。
  我去日本采访专门做了一期节目是关于老年人问题,当时我问日本一个专家,在你们国家什么事情是最重要的?我以为会听到国防、外交、经济发展等等,他说人口问题。第一个日本超过65岁以上的老人已经占全社会20%多,另一方面出生率极低,因此人口问题成了困扰,包括日本说过去这十年都跟人口变化有关。
  说到这儿的时候,再回到中国来吧,我再给大家换算一下,大家就明白了,我为什么要提出从更高的政府重视程度和国家战略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我们现在是1.62亿60岁以上的老人,2009年,也就是说七八个中国人养一个老人。好了,到2020年的时候呢,2.48万亿,占总人口17%,60岁以上的老人,我们大约是四五个人要养一个老人。2050年,4.37亿60岁以上的老人,我们不到三个中国人就要养一个老人,请问养得起吗?
  主持人:从战略角度来讲应该说非常重视,但是回到现实当中来,从操作的角度来讲,现在从我们实际操作角度有居家养老,包括现在有机构养老,还有现在所说的社区养老,这些方式哪种方式应该是更适合现在的发展方向?
  白岩松:我觉得首先有一个前提,我们再一会探讨更重要的,就是核心的内容,首先要把这个前提说出来。我觉得我们这一代人,包括我们的下一代人,在中国可见的范围之内,居家养老还是一个最根深蒂固,很难改变的一种模式,这跟文化、跟我们的经济的状况,跟整个社会的这种结构,包括观念紧密相关,所以居家养老永远会是最大的一部分,但是逐渐萎缩和减少是一个不可改变的趋势。我们来看这样一个数字,“9064”,首先跟它对应的数字是我刚才说过的,全中国99%是居家养老,1%是社会养老,“9064”是哪儿来的?“9064”是北京,我们再具体看一下,“9064”什么意思?这是北京养老现在已经达成的一种模式,非常让人羡慕,90%的老年人是在居家养老,这还是大比例,我刚才说的,但是已经有6%的老年人是社区养老,还有4%的老年人集中养老。你就透过这两个数字知道中国养老未来的发展趋势,从全国的范围来看逐渐减少99%的居家养老数字,可能慢慢靠近北京的这种模式,而像北京、上海等等这些大模式是一个逐渐减少90%,而增加6%和4%这样一个概念,我觉得这里最大的空间在中间在社区,所以我们有时间的话,一会详细的探讨,虽然这4%也会增加,就是说福利院等等,但是我觉得它不是无限的,它不能解决全部的问题。我们说突飞猛进,一夜之间翻了番了,我们的福利院能养几百万老人了,但是跟我们的缺口比,跟我们的每年新增加老人比,差远了。
  主持人:我们今天关注的是老人的问题,实际上有另外一个群体更值得关注,那就是农村的老人,我们的节目稍后继续。
  主持人:据统计,我国的老人当中60%是在农村,也就是说农村的老人大约有一亿左右,这些人当中当然有生活非常幸福、富足的,当然也有生活并不是特别理想的,我们接下来走进一个农村去看一看。
  解说:吴婆婆,四个儿子都在外打工,由于中风,一只胳膊已经瘫痪,但每天还要为了四个孙子的生活忙碌发愁。叶老汉,村里人都叫他“瞎眼老叔”,每天的任务是照顾还在读小学的孙女,三个儿子都在外面打工,二儿媳每个月给他一百元抚养费,但远远不够开销。卢婆婆83岁,两个儿子为她生了五个孙子,全部由她带大,老二的孩子已经12岁,但一年只给两百元钱,由于要读书,她又多要回一百元。
  重阳节,社会工作者吴治平将他们的故事挂在了自己的博客上,叶村,这是鄂西北地区一个默默无闻的村庄,一千四百多人口,四百多青壮年劳力全部在外打工,留下来的大多是老人和留守儿童,人口平均年龄为53.4岁。
  吴治平社会工作者:我们到叶村去的时候,听村书记,就是妇联主任跟我们说,我们村干部,你看我天天忙乎得不得了,实际上我们就是天天围着老人转。在城市里面有工作的,55岁、50岁就可以退休,到了农村这种状况是完全是不一样的,所以有很多家庭里面,就是年轻人出去打工去了,他的儿子、孙子,儿子的孙子都跟老人在家里,要做饭、洗衣服,要种菜,还要照料孩子上学,所以老人就说,我们现在老人比年轻人的活儿还重。
  解说:被采访的吴婆婆曾对吴治平抱怨,养儿子只落了个名声,要是养四个姑娘会是这样吗?
  吴治平:吃饭最差的是老人,穿得最破的是老人,住得最差的也是老人,有的娶新房的时候,盖新房的时候,他们自己给自己盖一个偏房,我就问他偏房是谁住的?他说都是我们自己住。我说为什么楼房不住,要住偏房呢?他说楼房是给儿子和媳妇他们住的。
  主持人:刚才这个片子,虽然是一个村庄,但是一个缩影,以前到农村采访也见到很多老人的生活状况比这还要差,农村为什么要出现这样一个状况?
  白岩松:因为整个时代的变迁,很多年前的时候,在长期的历史沿革当中,由于经济的命脉,包括村子里头的这种孝文化,那种制约,因此老人是相当有地位的,像一是孩子孝,二是想不孝也很难。但是现在在中国的农村经济的大权已经慢慢掌握到了孩子的手里,因为孩子出外打工,他支撑着这样一个家庭,儿媳在家里头扮演的角色也很重,过去是儿媳怕婆婆,现在相当多的农村是婆婆怕儿媳。那么这样一种局面,老年人又不愿意,哎呀,好像我成了孩子的拖累,甚至这些年陆续出现了很多在农村老年人自杀的这种状况,其实这是养老一个特别让人不愿意看到的一种悲剧性的结尾。所以我觉得在这样一种巨大的变革的面前,我们要有几条路同时走,一条路大家其实刚才我们也做了节目,关于现在老年人新的养老保险的问题,慢慢也开始跟城市来接轨,那这会解决一个很大的问题。另外一方面来说,我觉得在农村也要试行,在新农合的基础上也要尝试不增加床位的养老模式,但是带有一定的社会的福利性质。另外从一个大的社会角度来说,必须国家在政策上,从国家战略高度重视,而在具体操作的时候也允许各种各样民营资本进入,那么民营资本来做养老的工作的时候,国家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补贴,否则这是一个微利的行业,人家不愿意干。
  我举一个例子,说北京今天有一个很让人羡慕的事,当然全国有几个北京啊。“9064”这里头,老年人社区养老,集中养老有新的模式,60岁到79岁的重残老人和80岁以上的老人,每个月发一百块钱的服务券,这一百块钱可以买服务,这是将来一个很大的模式。
  主持人:应该说农村养老曝露出很多方面的问题,怎么样来面对呢?接下来我们连线一位社会工作者,吴治平女士,她也是中国乡村妇女调查的作者。吴女士,你好。
  吴治平:你好主持人。
  主持人:看到您关于很多这方面的调查。现在农村养老所曝露出来的问题,怎么样来解决,你有什么样的思考?
  吴治平:我感觉到农村家庭养老的模式存在着很大的道德风险,一旦子女不孝,老人就失去了生活来源,处于孤立无援的地位,所以解决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我认为最根本的还是国家和政府要从社会保障制度上来保障老人的权益。所以我在调查中,农村的老人特别盼望能够享受到与城镇老人相同的养老金的待遇,所以我认为国家的养老保险和最低养老金的保障制度,也应该尽快地惠及到农村所有的老人。
  主持人:刚才提到根本的,那么从其它方面,哪些还应该进一步加强努力?
  吴治平:其它的方面,一个是农村的养老还需要组织团体的力量,光靠老人孤军的力量是解决不了的,譬如说村两委会他的职能转变,他要在养老的问题上要有所作为,要对于养老的给予支持,给予倾斜,还有也可以把农村的老人,自己组织起来成立一批养老协会等等,这样的话,把他们组织起来,比靠个人单独的力量要好一些。
  主持人:因为这不仅仅涉及到钱的问题,那么谁来照顾呢?
  吴治平:谁来照顾呢,当然是农村妇女啊,现在到城里做家政工,照顾城里老人的大多是农村妇女,那么将来照料农村老人,她们也应该是主力军。刚才你们播放那一个村的几位妇女现在已经组织起来了,她们在积极地筹划建村的社区养老院,还有河北省乾安县的材源村,村委会的女会计已经建起了社区养老互助中心,目前她们选了三个农村留守妇女,有爱心、有同情心,也有孝心的留守妇女来照料十一个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老人。
  主持人:这样就从物质上包括从生活照料上都解决了问题。岩松,吴女士刚才也进行了调查方面的分析,你怎么看她的说法?
  白岩松:在最后的节目结尾处,我不想直接地接,我只想提出四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计划生育是国策,计划生育是政策,但不是铁板一块,一定会随着人口年龄格局的变化而变化,那么什么时候变呢?是宁可早一点变还是晚一点变,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应该允许社会民间的资本进入养老,在国家确定了是国家战略和大的政策方向下,中国的事政府一重视就好办,但是在各种资本进入的时候,我们也是否可以宗教的、团体的这方面的能力,也可以在这个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这是第二个。第三个,我更主张的是不增加床位的养老模式的尽早建立,在城市的叫社区模式,在农村的像刚才大姐讲的,当地的农村妇女,她正好解决不了劳动力的问题,但是用市场的行为,购买服务,国家给予一定的补贴,那么这些人在城市里,四零、五零人员就进入到了社区养老,而且不增加床位,还在你们家住着,但是我给你一天提供服务,送餐等等,北京就打算这么做,我觉得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一点。
重新分省,均衡是一个重要目标。
一是面积、人口和所辖县市数目的大体均衡;
二是省会城市向省内各个方向辐射力的均衡。
http://blog.sina.com.cn/ababang

只看该作者 122 发表于: 2009-11-02
欢迎大家参加赌局。
重新分省,均衡是一个重要目标。
一是面积、人口和所辖县市数目的大体均衡;
二是省会城市向省内各个方向辐射力的均衡。
http://blog.sina.com.cn/ababang
只看该作者 123 发表于: 2009-11-06
如果2015年之前没放开,中国就没救了~
还什么tam爬行啊
只看该作者 124 发表于: 2009-11-09
我想到了一点:现在都市人生育意愿低,高房价也是其原因之一。

生一个孩子,父母只需要负担两室一厅便可满足;

生两个孩子,尤其是一男一女,父母便需要负担三室一厅,如此方能满足家庭需要。 而多一间房子,以二十平米、每坪一万计算,便是20万元。

高房价促使不宽裕的众多城市人“被主动”选择只生一胎。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