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帖而非地域帖:上海郊县容易被人误解的17大概念
1.上海
上海郊县属于上海管辖,但却不是上海本身。这没有什么不好理解,就如苏州是被江苏省管辖的,而不是被南京管辖的,湖州是被浙江管辖的,而不是被杭州管辖的一样,上海的特殊性在于作为直辖市,省会(上海市区)和省(上海直辖市)同名,导致了上海下辖的郊县也被人认为是“上海”, 但这其实是一种误解,一种文字游戏下的愚弄。把上海郊县人称为“上海人”,这就这就好比把江苏省改名为“南京省”,然后把苏州人,盐城人,徐州人都称为“南京人”一样。上海郊县人的传统观念中,不认为自己是“上海”的。
2.上海滩
上海滩是随着上海开埠而出现的名词,最初应该指旧上海的租界,后来扩大到整个上海城,但无论如何都和郊县没有关系,就算是原来上海县的农村(比如今天的闵行)都不能算是“上海滩”。即使仅仅从文字的角度,“滩”的意思是滩涂,但上海郊县中西部并非滩涂,比上海市区成陆也早很多,又如何能“滩”呢?
3.大上海
大上海是上海人的自豪自夸,就如日本人吹嘘自己是“大日本”,韩国人吹嘘自己是“大韩”一样。上海人之所以能吹嘘自己是“大上海”,就是因为旧上海曾经的无比繁荣和远东第一大城市的荣耀,但无论是大上海指代的对象,还是这种繁荣,荣耀,和当时还是属于江苏而不属于上海管辖的作为乡下的上海郊县又有什么关系呢?
4.浦西
浦西是上海市区的代称,是和当时还是农村乡下的浦东相对应而出现的概念,因为上海市区恰好基本处于黄浦江西岸。但不能说,凡是黄浦江以西的上海管辖下的土地都是“浦西”,因为浦西是一个特定的概念,这就好比广东在长江以南,但不能因此说广东是“江南”,东北在黄河以北,但不能因此说东北是“河北”。即使从纯粹的自然地理角度,我们嘉定宝山在吴淞江(包括虬江)以北,属于“淞北”,和黄浦江没有关系。
5.魔都
魔都的词源是一个近代日本作家对旧上海灯红酒绿,纸醉金迷,光怪陆离的花花世界的赞叹而产生的词汇,从一开始就是指上海城,而且是对上海城繁华迷乱的描绘,这和当时即不属于上海管辖,同时也是乡下农村的上海郊县没有任何关系。即使从今天的角度,上海郊县的发展程度落后于周边各江浙县级市,和“繁华迷乱”等形容词也完全不符。和上海滩,浦西一样,魔都仅仅是对上海市区的称谓,和郊县无关。
6.沪上
沪原来是古代上海县的一种渔具,后来变成上海城的简称,然后再扩大到行政上的上海市的简称,而古代上海县也并不包括上海市区,闵行,川沙,南汇以外的其他郊县。沪上则是上海的另称沪+上海的直称上组合而成的,专指上海市区,不包括郊县,和郊县无关。
7.申城
申来自于今上海地区及周边部分江浙地区在战国时期属于楚国四大公子之一的春申君的领地,但申城却专指上海市区,不包括郊县。郊县不叫“申城”,而有自己的专称,比如松江地区叫“茸城”,“云间”,嘉定宝山叫“疁城”,分出嘉定宝山的昆山又叫“娄城”,等等。
8.海派
海派来自于民国时期上海的一个叫“海上画派”的一个画派风格,后来成为上海特色,上海风情的称谓。所谓海派文化,从其本质来说,是一种西方殖民地文化和江浙江淮的底层市井文化的结合,海派文化中原本的优秀高雅成分,也在49年后流失一空。换句话说,海派文化是宁波商人和苏北流民,以及上海县渔民在西方殖民统治的时代背景下创造出来的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没有西方殖民经历,没有城市商业繁荣,没有宁波商人和苏北流民的驻足和定居,而且上海西部郊县也并无渔民,怎么可能会有“海派文化”,“海派风情”呢?并不是凡是属于上海管辖的地方,就是海派的,就如不是凡是属于广东的地方,一定就是讲粤语的,不是属于中国的地方,一定就是汉文化。上海郊县是和苏州,嘉兴一体的江南太湖文化,而不是什么海派文化。
9.上海人
和“上海”一词的含义一样,“上海人”是一个特定的名词,并非属于上海管辖拿上海户籍的就是上海人,上海郊县人被当作上海人是一种文字上的误解,上海郊县人传统上也不会认为自己是上海人。照常理我们会把上海户籍者,至少一出生就是上海户籍者统称为“上海人”,但是此上海人非彼上海人,一般我们所说的“上海人”指文化语言和族群意义上的上海人,即上海市区人,一般我们印象中的上海人形象也是上海市区人。换句话说,上海郊县人只是户籍和行政上的上海人,并非语言文化和族群意义上的上海人。举个例子,比如“乌克兰人”,乌克兰的俄罗斯族人是国籍意义上的“乌克兰人”,但他们不是“乌克兰族”,因此不是民族意义上的“乌克兰人”,所以这些人会在克里米亚和乌克兰东南部闹独立。再比如泰国缅甸的华人,他们是“泰王国人”,“缅甸国人”,但不是“泰族人”,“缅族人”。可以认为上海郊县人就是上海管辖下的苏南浙北人,换一种表述就是“上海郊县人是上海国的苏州族,嘉兴族,启海族人,而不是上海国的上海族人”。
10.阿拉上海人
这个很简单,阿拉是宁波话,只有上海市区人才说,上海郊县人是不说“阿拉”的,大部分郊县人也不说“侬”。因此,上海郊县人当然不是什么“阿拉上海人”,也未必喜欢侬来侬去的。
11.上海话
上海话是上海市区方言的专称,上海郊县方言不是上海话,这不仅在习惯上如此,学术上也是如此。从习惯的角度,上海郊县原来不属于上海管辖,自然不会有“上海话”的名分,虽然上海郊县后来划入了上海,但是也不能喧宾夺主,何况上海市区话的影响力和强势程度大大大于郊县方言,因此“上海话”早已约定俗成为上海市区方言的专用称谓。这就好比“广东话”专指粤语或者白话,而从不指潮汕话和客家话,“四川话”专指四川的西南官话,而不是四川的少数民族语言和客家话,“中国话”专指汉语,而不是少数民族语言,“华语“专指普通话,而不是汉语方言,这些都是约定俗成,应该尊重,何况上海郊县和上海市区还有个先来后到的时间问题,自然后到的上海郊县更没有资格去抢“上海”的名份。从学术的角度,上海郊县方言也并非上海话,由于上海的独特历史和地位,使得上海话比起正统吴语发生了很大的变异,脱离了一般吴语的发展轨迹常态,因此使得上海话成为了非常独特的方言,实际上它是个方言岛,和周围的郊县方言差异很大,甚至可以说单单语音角度,上海话和嘉兴(市区)话,苏州(市区)话的相似度要高于上海话和郊县方言的相似度,上海话和一些郊县方言,比如奉贤话,金山话,以及老嘉定话等,几乎是不能通话的。从语言学家的谱系角度,有一个“上海方言区”,除了上海市区话外,还包括了川沙话,南汇话,部分闵行话,但它们和上海市区话之间是平行关系,而非隶属关系,其他郊县方言则不属于上海方言区,我们嘉定宝山话是其中和上海话关系最远的,虽然一般公认上海话起源于松江话,但没有任何一个语言学家会认为嘉定话属于“上海话”,在谱系中我们接近太仓话,和松江话,苏州话是平辈关系,而松江话则是上海话的直系长辈。并不是凡是属于上海管辖的地方,讲的话就能被称为“上海话”,行政是行政,语言是语言,这是两码事。就如南通管辖启海,镇江管辖丹阳,但无论如何都不能把启海话称为“南通话”,把丹阳话称为“镇江话”,这根本就是两种语言,或如杭州管辖萧山,淳安,宁波管辖余姚,但语言学上萧山话,余姚话就是绍兴话,不是杭州话也不是宁波话,而淳安话差不多就是“徽州话”。至于“江苏话”,“浙江话”,那更是完全不存在的,如果我们不尊重事实,唯行政论,就会出现“苏州人,南京人,盐城人,徐州人讲的都是江苏话”一类的笑话。也不需要画蛇添足,强调“上海嘉定话”,“上海松江话”,“上海崇明话”,“上海金山话”,非得前面加个行政名词上海,没有谁会使用“江苏苏州话”,“江苏徐州话”,“浙江嘉兴话”,“浙江温州话”一类的词汇,既然别人都不加,为何我们上海郊县人要加?也许有人会说苏州话和徐州话的差异,乃至嘉兴话和温州话的差异,是你松江嘉定话和上海话的差异可以比的吗?但是松江嘉定话即便再外人看来和上海话再接近,它也不是上海话,打个比方,苏州话和徐州话是7,8代的远亲,嘉兴话和温州话是4,5代的远亲,松江话和上海话是父子关系,嘉定话和上海话是叔侄关系,但是,你老子只是你老子,他和你是两个人,他不是你,你也不是他。把松江话说成上海话,不仅硬把两个人说成一个人,而且颠倒了辈分。至于嘉定话,更不是上海话,你叔叔是你吗?你叔叔的钱是你的钱吗?从你的听力角度,你可以说“松江话,嘉定话和上海话很接近”,就如有人可以说“你爸爸你叔叔和你长得很像”(当然有教养的说法应该是“你和你爸爸你叔叔长得很像”,而不是倒过来),但是你不能说“你爸爸你叔叔就是你”,这么简单的道理为什么还有人不懂?为什么有些人非要把我们郊县话说成是“上海话”呢?作为上海话的长辈(当然更准确的事实是,上海话虽然脱胎于松江话,但是曾被苏州话洗过一遍,并受宁波话的相当影响,加上自身的洋泾浜化,淮化和普化,因此上海话和松江话嘉定话的实际距离要比父子关系和叔侄关系至少再大上一辈),松江话,嘉定话在上海话出现前就存在很久了,那是不是在上海话出现前,松江话,嘉定话不是上海话,在上海话出现后,松江话,嘉定话就是上海话了?或者,在松江,嘉定归属上海以前,不算上海话,在松江,嘉定归属上海以后,就算上海话了?如果这样,那么如果明天昆山划给上海,昆山话就一夜之间从“苏州话”变成了“上海话”,“上海本地话”,甚至于“正宗上海话”,“老上海话”了?昆山人一夜之间从“外地人”变成“上海本地人”,甚至“正宗上海人”,“老上海人”了?顾炎武以后就是上海历史文化名人,奥燥面以后就是上海传统美食,昆曲以后就是上海地方戏了,昆山可以证明“上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沉淀和底蕴”了?如果我们以后划到苏州,划到嘉兴,我们是不是以后讲的就是苏州话,嘉兴话了?如果昆山人不是,那么松江人,嘉定人,崇明人,我们郊县人凭什么就是?我们和他们有“特殊关系”?上海人是宁波人,苏北人,无锡人,绍兴人,乃至于山东人,广东人的后代,他们又不是我们郊县人的后代,凭什么和我们有超过和他们祖籍地人的特殊关系?
12.上海本地人/上海本地话
上海本地人和上海本地话,最早是开拓上海滩的外来移民对于当地的土著居民和其方言的称谓,后来扩大到上海县其他地区,再后来扩大到被上海吞并的原宝山县南部地区(今天的闸北杨浦虹口等的中北部地区),但无论哪种,都是指上海市区的原住民,和后来的上海郊县人没有关系。上海本地人基本都已经融入到上海市区人之中了。而现在很多人把上海郊县人称为“上海本地人”,郊县话称为“上海本地话”,是一种误称和概念的混乱,因为上海的郊县大多原来不属于上海县,并且是后来才划给上海市的,因为上海市区的缘故才和“上海”产生联系的,而非“本来就是上海”。比如我们嘉定宝山,历史上一直是昆山的,建县后一直是苏州的,清朝中后期是太仓的,民国时期被江苏省省县直辖过,也和苏州地区分在同一个区中过,49年后属于江苏省松江大区,一直到1958年才第一次并入上海市。松江,青浦,金山等大多数郊县虽然和上海县历史上一直同属松江府,但是他们从来不属于上海县,也是1958年才第一次并入上海市。因此,上海郊县人郊县话只是“上海郊县的本地人和本地话”,而不是“上海本地人和本地话”。上海郊县人本身是没有“上海本地人”的观念和认同的,我们郊县人传统上都觉得自己连上海人都不是,怎么可能会是“上海本地人”,“正宗上海人”,“老上海人”呢?“上海”本来就是你们从你们诞生的第一天开始起就继承了的固有名号,我们是从江苏省后加入的,如果不是因为我们当年被并入上海,我们现在会和“上海”两字毫无关系,怎么我们现在反而成了“本地”,成了“正宗”,成了“老”了?因为我们今天属于上海管辖,而你们是自己土地的移民,我们却是自己土地的土著,所以我们就是“本地”,“正宗”,“老”的上海,那么明天昆山太仓嘉善平湖并入上海,他们是不是也是“本地”,“正宗”,“老”的上海?本末倒置,以今推古,不知道持这种观点的人逻辑何在?正如对美国境内的印第安人而言,“印第安人”是欧洲殖民者对自己的称呼而非自称,“美国”是一个欧洲殖民者创立的国家而非这片土地本身固有的概念,他们不会自称“印第安人”和“美国土著”,“美国本地人”,“老美国”,“正宗美国人”一样,上海郊县人(至少原上海县地区外的上海郊县)传统上是不会自称“上海人”,“上海本地人”,“上海土著”,更不会自称“老上海”,“正宗上海人”。现在有些郊县人自称“上海本地人”,“正宗上海人”,“上海土著”等,除了某些人虚荣心强,网络上和上海市区人斗嘴的实际需要而故意称之外,都是上海媒体几十年来宣传灌输的结果,而并不是上海郊县人的固有观念。
13.上海土著
上海土著即上文说的“上海本地人”。上海市区人是不会自称“上海土著”,“上海本地人”的。当然实际上,上海本地人(上海土著)和上海郊县人是两个群体,两回事。
14.老上海/老上海人/老上海话
老上海指的是历史上的上海滩,老上海人则是老几辈的上海人,老上海话是过去的上海滩上的老派上海话,这些都和郊县无关,上海市区人通常也这样认为(但是现在上海年轻人中也出现了违背传统的认识,居然有人认为郊县才是“老上海”,郊县被说成“上海本地”,“上海土著”,“正宗上海”司空见惯,但是被说成“老上海”我还是闻所未闻,颇有匪夷所思之感)。上海郊县人观念中的“老上海/人/话”,“大上海”,“上海滩”等和全国各地人没有什么区别,绝不会包括自己的。旗袍,鸭舌帽,石库门,弄堂,黄包车,十里洋场,跑马场,大世界,夜上海,旧式唱机,老克拉,老派上海话,鸳鸯蝴蝶派,胡蝶阮玲玉,许文强丁力,黄金荣杜月笙,张爱玲王安忆,王家卫。。。这些才是构成“老上海”的要素。上海人现在连“老上海”名号都不要了,居然扔给我们郊县人,另人觉得难以理喻。我们苏式江南水乡小镇和农村乡下,如何能高攀得起冷艳高贵前卫华丽的“老上海”?
15.正宗上海/正宗上海人/正宗上海话
“正宗上海”可以有两种定义,一种是开埠前的上海县的原生态,比较平凡泛泛,一种是开埠后形成的上海滩的新时代,即近现代意义上的那个独特的上海。如果是前者,正宗上海就是个普通的江南小县城和农村,正宗上海人就是上海城或者上海县的土著居民,正宗上海话就是某种“松江乡下话”,如果是后者,正宗上海就是上文所说的海派风情,老上海,正宗上海人就是百多年来繁衍至今的上海市区人,正宗上海话就是没有受到过普通话影响的所谓“老上海话”。我个人比较倾向于后者,毕竟过去太久的事物已经意义不大,而人们印象中脑海中的上海,上海人,上海话,就是开埠后那个移民创造的崭新而又独特的上海。毕竟我们不能说“古代中国比现代中国更正宗”,“百越文化的江南比华夏文化的江南更正宗”之类的。但无论是哪种,“正宗上海”都和郊县和郊县人无关,关于此点前文已有论述。
16.郊区
虽然现在除了崇明外其他的名义上都是郊区,但是究其本质;可以说都是“县级区”,并不是一般城市通常意义上的真正的“郊区”。而且县改区都是90年代以来才陆续完成的,时间上很晚近。而把郊县称为“郊区”,很容易制造假象,让人以为郊县和上海原来就是一体,自古就是一体,两者有特殊关系,是同一座城市的市区和市郊之间的关系,两者各方面没有本质区别,两者的矛盾只是普通的城乡矛盾,从而掩盖伪饰淡化了上海市区和上海郊县之间即不同源也不同流,本非一家,上海市区和上海郊县的矛盾是一个城市和另一座城市的不同地域的城际间的矛盾,而非“同一座城市的内部矛盾” 的事实。
17.本帮菜
本帮菜是指上海滩的独特菜系,是海派文化的一部分,融合了南北中外的各地美食后形成的,和郊县菜无关。比如,本帮菜的重要特色“浓油赤酱”就是苏北皖北一带的饮食特征。即使上海菜因其行政影响力而对郊县菜有所影响,就如上海话影响郊县话,但郊县菜本身并非上海菜,或者说所谓本帮菜。从菜系上来说,郊县菜应该比较接近苏菜。
以上,是上海郊县经常被外地人误解,也经常被上海人灌输的17个错误的概念。简单地说,上海郊县并不是上海,只是“被上海”,也不是我们想成为上海,而是有些人要求我们成为“上海”。这些强加于上海郊县人头上的不实之词,对上海郊县人造成了很大的名誉伤害,正如戈培尔的那一句名言所说的那样: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是真理,似是而非,半真半假的谎言比完全虚假的谎言更具有欺骗力。
[ 此帖被嘉定属于苏州在2015-07-21 23:39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