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一方
:积弊问题,如果财政自收自支,或者按比例收支,城乡两极分化怎么会这么严重?你说的那种集镇超过县城的现象在内陆也不会这么罕见了。
在随县设县时,厉山镇在随县勉强排第五,工矿业还不如很多乡镇,完全靠原县级随州市的经济开发区。但是设县后就开始逐渐超越洪山等强镇,逐步 ..
(2014-01-21 16:30)
是靠经济开发区还是靠财政拨款?一般情况下县级总财政支出不会超出县域经济总量的十分之一。县城独大主要还是因为投资的集中,目前政府直接投资只占县域经济的百分之几,县城的发展主要是因为民间资本和贷款的集中
县域经济之所以成为县城经济首先是因为人口、商贸、工业向县城的集中,县本级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规模要超过千人,远超出一般乡镇,加上其家属,县城不仅是县域城镇人口的中心也是县域商业和服务业的中心,而且县城所在地一般工业基础和交通条件也要超出一般乡镇,在民营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工业企业一般也会以县城为中心聚集。当然诸如东莞、顺德,已经实现了县域工业化的区域,县城的中心地位也就不会提出了。
如果历山没有成为县城,那么随州城区就是随县事实上的县城(当然那时候还没有随县),洪山镇是远远无法与随州城区相比的。可以说历山新县城的崛起是增强了随县的县域经济。而历山作为县城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历山有历山的优势,一方面大体居于随县中部地区,而且靠近随州市区,容易实现县市互动,形成50万以上的大城市,历山号称是神农故里,而且是汉丹铁路与历山小林联络线的交汇处,是一个地方铁路枢纽,作为随县中心位置是舍我其谁?
除了珠江三角洲以及温州沿海地带,基本上已经实现县域工业化以外,一般内陆地区仍然是城乡、工农分立的格局,作为政治、经济、交通、商贸、文化、教育、医疗的中心,县城也是远非一般乡镇所能相比。当然,也有一部分县,存在第二中心,形成双核或者多核格局。这主要是历史形成的,作为政治中心的老县城与新兴的工业、交通(火车站、港口)、商贸中心分立。非县城的经济中心一般是矿山或者大型工厂的所在地,而工矿企业、铁路、港口的布局也多是政府规划的结果。当然一部分经济和商贸中心也是民营经济和乡镇企业自我发展的结果。而且由于新的交通、工业、商贸中心的形成。一部分县政府还搬迁了驻地。是
经济决定政治,而不是相反。
[ 此帖被燕山雪在2014-01-21 17:57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