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266阅读
  • 25回复

[云南]鲁甸震区:搬离,还是重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4-08-05
    按:云南鲁甸6.5级地震,伤亡惨痛、损失惨重,且引发地质灾害。于是,有网友问道,“国家是否考虑让山区人移民,免得发生自然灾害时,出现了堰寨湖、泥石流。”此回帖一出,立刻引发激辩。



不只是地震,鲁甸山区各种灾害频发



旱灾、泥石流、地震……地质灾害不断


《云南鲁甸遭遇三年连续干旱 14万人饮水困难》,这是2012年的一则新闻标题;《云南鲁甸泥石流自然灾害死亡人数增至4人》,此乃上个月的一则报道题目。关于地震,还有这样的一段记录:震区200公里范围内历史上有5级以上地震记录44次,2013年震区100公里范围内发生3次5级以上地震。
从这些资料中,不难得出一个结论:80%以上都是山区的鲁甸,是个地质灾害多发的地方。2008年3月的《灾害学》上有篇文章说得更明确——鲁甸县地质灾害类型众多,主要有滑坡、泥石流、崩塌、地裂缝等。
以上资料里还有一个特别值得注意的现象,干旱也好,泥石流也罢,本次地震震中所在地、地震烈度达到九级、严重受灾的龙头山镇都是重灾区。



先天且不足,后天犹破坏,屡发自然灾害不奇怪



先天缺陷:全区地貌复杂、山高坡陡、地势险峻


“全县地形地貌复杂,分为燥热峡谷区、温旱河谷区、暖旱一般山区、干凉二半山区、高寒山区、干凉龙树坝区、温旱文桃坝区七个自然类型区域。山高坡陡,地势险峻。”这是一段对鲁甸自然条件的描述。而鲁甸本身的岩石也属于比较容易被侵蚀的类型。不管是地质条件还是地形地貌条件,鲁甸山区先天就不太占优。

后天问题:水电、矿产等资源的掠夺式开发让自然环境更脆弱


震后,鲁甸的堰塞湖问题被反复担心着。地震引发正在建设的红石岩水电站上游河段一处山体滑坡,造成堰塞湖。红石岩是一座建设了12年的水电站。2012年,《证券时报》做过一个报道,“半山腰上的机耕路让人十分揪心,一旁是悬崖上仿佛随时会塌下来的石头,一旁是呼啸奔流的牛栏江,还要穿过深深的山洞。险峻的地势不仅展示了新建电站的艰辛,也仿佛在警示着风险的无处不在。”不只是小水电,还有矿产。鲁甸是个矿产资源很丰富的地方,但是也容易发生滥开滥采。对此,一段官方的说辞是,“无序开山采石、采砂造成水土流失、岩层裸露;冶金业的发展,对空气形成污染诱发酸雨破坏植被……”
其实,何止是鲁甸。这几年在川滇二地的地震中,地震后严重的地质灾害往往让人提心吊胆,而这其中少不了人为因素。这存在着一个死循环困境:一方面,这些山区的经济条件差,而水力、矿产资源就是改善生活的资本,可另一方面,无序的掠夺式开采,又造成环境的严重破坏,让人们陷入窘境。结果就是自然环境遭遇到毁灭性破坏,要修复很难。

因此,难怪鲁甸一份官方报告称,此地“石漠化”严重,一些地方看天吃饭


所谓“石漠化”指的是植被退化、水土资源流失,导致岩石大面积裸露或堆积地表,而出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石漠化”的地区很容易就发生自然灾害。2010年,鲁甸发改局一篇名为《鲁甸县石漠化综合治理的思考》的文中,官方的数据是当地石漠化面积197.16平方公里,占全县国土面积1487.00平方公里的13.26%。而本次地震的震中龙头山镇就是“重度石漠化”的代表。文中写道,由于石漠化不断扩展和加重,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粮食产量低而不稳,严重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致使生态失调,气候变暖,一方面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向,另一方面暴雨、洪、旱自然灾害频繁,严重制约着鲁甸县的经济发展。“石漠化”也严重地威胁着当地人民的切身经济利益,“山高坡陡,土地贫瘠,降雨量少,气温高,水利基础设施相当薄弱,水利化程度7%左右(全县水利化程度为18.3%),农业基本处于广种薄收,靠天吃饭的境地,粮食平均单产200公斤左右。干旱缺水严重,人畜饮水十分困难,不少地方饮用水主要靠水窖解决。”
惟天有汉 鉴亦有光
实司群望 表我华阳
只看该作者 25 发表于: 2014-08-10
原址重建没问题,国家必须要投入,地震和其他自然灾害的防范必须考虑进去。
本ID为西川晓晓生的小号。
时间飞逝,不由你我,且行且珍惜,别问时间都去哪儿了。
只看该作者 24 发表于: 2014-08-10
正好看到一篇介绍昭通回回的文章

云南昭通回族:西域骁骑的入秘史和“掐新娘”婚俗
2014年02月10日 05:04:38 来源: 《环球人文地理》 2009年第10期
回族先民来自西域,其本体文化是伊斯兰文化,从唐宋到元朝,回族先民在中华土地上繁衍成回族,它的文化在伊斯兰文化基础上汲取了汉族文化的精华——儒家文化,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华回族文化。750多年前,云南昭通的回族先民,带着这—特殊的文化进入滇东北乌蒙地区。
昭通地处滇东北的乌蒙山区,素有“锁钥南滇,咽喉西蜀”之称,是通川达黔的枢纽,古代中原与西南联系的秦五尺道、汉西南夷道、唐石门道穿腹而过。据《后汉书·地理志》记载,这里悬崖裸露,绝壁凌空,古木参天,杂草丛生,山顶阴寒凝聚,三伏不散;谷底暑热蒸腾,三秋不减。据说飞乌飞过会纷纷堕落谷底而死,幸存者都已中毒,只有沿着水源路线飞到牧靡山上采食百卉,才能起死回生。

乌蒙山为云贵高原的脊梁,因为历史的使命,昭通回族先民结缘这里的山山水水,从征战到军屯,最后彻底转业为“编民”,开发和繁荣了这片原本“人民稀罕,烟火寥落”的土地。

虎姓读“猫”,宗谱墓铭揭秘唐王借兵后西域骁骑眷留华夏的显赫家声
在云南昭通回族,有—个姓氏很独特,明明是姓老虎的虎,但偏偏要读为“猫”。由于姓氏古怪,—位姓虎的朋友去宾馆登记住宿,女服务员登记时问他姓什么。他如实回答姓“猫”,对方写下 “猫某某”后核对身份证发觉不对,便责怪他说: “姓虎就姓虎,装什么猫呢?”弄得他哭笑不得。
关于虎姓的来源传说众多,但昭通回族《虎姓族谱》序这样记载:唐王奉请西兵,镇压国土,征剿四方匪徒,吾祖奉请来朝,唐王封“虎威将军”。族人便以皇封之号以“虎”为姓,受汉文化的忠孝思想影响,为敬祖避讳,子孙后代便卑称为“猫”。也有说法是虎姓先民在北方原本读虎,征战到南方后如虎离山林便称“猫”。

据史料记载,唐朝天宝年间,安禄山率兵反叛,洛阳、长安相继失陷。至德元年,应唐王朝之请,一支西域奇兵从大食国旌旗猎猎出征平叛。因为有了这支英勇善战的奇兵加入,平叛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战争结束后,所有大食兵丁乐居东土,不愿再回故地。唐王朝“授以职位,给俸禄,为唐臣”。对大食兵的统领封为“兵马使”或“牙将”,分隶神策两军,其位在禁军之上,给养丰厚。这支军队的成员就是大部分昭通回族的来华始祖。此外,还有唐、宋时期的蕃客和土生蕃客,也有元代色目人,明清时期的西北回民、江南回民等。

      昭通《马家屯马氏族谱序》中也有与历史吻合的记录,唐天宝时,安禄山叛乱,玄宗避乱西蜀,郭汾阳来请援助。马氏先人义助平叛后,唐王回銮长安,敕封首领为咸阳王,优裕相待,这就是马姓先祖入华的历史记载。渊源同流的此类记载在昭通回族丁、李、虎、铁、赛、锁氏等大家族宗谱《序》中得到有力印证,彰显了昭通回族来华始祖的显赫家声。

为历朝拓土开疆,征战路线图揭秘从“乌蒙军屯”到“编民”的功勋
元宪宗三年(公元1253年).元世祖忽必烈率10万大军征讨大理国,终结了这个割据云南300多年的地方民族政权,完成了扼守长江上游以制南宋的战略布署。其10万大军中有来自西域的回回军5万有余。尔后,除留守军队外,其他回回军继续作为前驱,讨伐其他部落。1256年,回回军奉命征讨乌蒙,昭通回族先祖第一次用铁骑画下了从西域到中华,从北方到西南,从大理到昭通的征战路线图。征战胜利后,回回军便奉命改成军屯驻守乌蒙等地,他们战时上马作战,平时屯田生产,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西部大开发,史称“乌蒙军屯”。
明初,随着明王朝对西南的用兵,四方回族又一次涌入云南,而乌撒(今贵州威宁),就是回族进入云南的第一站。早在元代的时候,乌撒、乌蒙宣慰司就驻在威宁,主管这一带的军事政治和屯田事宜。宣抚艘以下官员多由回族担任,明洪武十四年(1831年),明太祖朱元璋命傅友德为征南将军,左右副将蓝玉和沐英领兵37万征讨云南。其中蓝玉和沐英等都是跟随朱元璋起义的江南回族,所带兵丁也多为回族,征战胜利后,奉令屯田,其规模在元朝军屯基础上大量扩充。

清代是昭通回族发展的关键时期。雍正、乾隆年间,回族通过军旅、屯田、经商和传教等途径进入昭通,其势超过元、明二朝,发生了进入昭通的第三次高潮。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清政府在乌蒙、芒部等地实行改土归流,以满、汉地主阶级的流官统治来代替以土司、土目为代表的奴隶制或封建领主统治制。回族将军哈元生被遣为右翼,奉调后,为凑齐兵勇数目,在下坝、蔡家地、杨旺桥、马家屯等回族村寨召集回族子弟为临时乡兵,成全了哈元生节节胜利、所向披靡,为朝廷打破乌蒙地区的奴隶制立下战功,为社会进步建立了不朽功勋。四年后,为戡定乌蒙起义,一部分回族将士又随已到外地履新的哈元生进入乌蒙。起义平定后,这些官兵“领土占籍,择取地方,悉得东、南、北一带高原”,昭通回族先民开始从军屯到“编民”的转变,在乌蒙领域确立了主人之一的身份。
随后一年,云贵总督高其倬上奏朝廷请求开垦“人民稀罕,烟火寥落”的昭通地域,大批回族先民再次进入昭通,大规模加入到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昭通“雍乾大开发”。

这时候入昭的回族先民大多是只身而来,很少有带家眷的。为了繁衍生息,大多娶汉、彝女性为妻,使族群发展得到了良好的保证,由此以来形成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和谐局面。
提亲不回话,逢人哭嫁与掐新娘乌蒙高原独有的穆斯林婚嫁习俗
昭通回族中,男方看中女方或打听到某家女儿未婚,便托人前去打探.俗称“说媳妇”。媒人携茶1斤到女家,女家父母暂时收下“见面礼”,说些“托靠真主襄助”的话,但未置可否。原因来自 “一回不打狗,二回不倒茶,三回四回才给话”的这种习俗。第二次,媒人领着小伙子,并把男家备办好的两份礼物(每份含茶叶、红糖等)一份留己,另—份送至女家。女方父母经过了解,有意开亲,即将礼物收下。一段时间后,媒人再次前往女方家,当被告知“喜欢”,说明已经“给话”,然后才是订婚。

订婚后,姑娘不再下地干活,而是坐在家里赶做嫁妆。专心致志飞针走线,在洁白的布料上绣出奇花异鸟,飞龙走凤。但逢有人到来,姑娘便会边哭边诉情意绵绵的泣歌,表达对家人的感激眷念。每当听到这情真意切的泣诉,七尺男儿也禁不住热泪盈眶,这便是姑娘出嫁前的“哭嫁歌”。

到女方迎亲时,男方接亲团会得到女方亲友用锅底灰“抹黑脸”的祝福,迎娶新娘到男方村头,男女老幼热情迎亲,表兄弟、小叔子们会摆开架势,耍闹新娘一番:有的将新娘拉下轿或马,想方设法去掐几把,叫做“掐新娘”,以示祝福。有的用竹筒水枪喷射,若遇雪天,新娘和送亲者免不了要“吃”雪团一顿好打,但都满含祝福热情。接下来才按伊斯兰教规,在整洁的厅堂里由阿訇主持婚礼,念“尼柯哈”(证婚词)、撒喜果等仪式。

作者: 吴东海 责编: 王旭送
只看该作者 23 发表于: 2014-08-10
发现鲁甸灾民里好多信驴叫的哦,去查了一下

鲁甸县的回族人口比例高达16.6%,可能在全国非自治县里面算回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县之一了。
而宁夏回族自治区回族人口比例不过34.77%,宁夏首府银川市的回族人口只占23.06%。
新疆的昌吉回族自治州,自治民族回族的人口比例只有11%。
只看该作者 22 发表于: 2014-08-10
国家出钱,搬迁去新疆绿洲生产兵团附近定居。
只看该作者 21 发表于: 2014-08-10
赣南的稀土这些年价格涨了过百倍,当地人生活有什么改善?!
只看该作者 20 发表于: 2014-08-10
水力、矿产资源真的有助当地百姓改善生活吗?“无序的掠夺式开采”大多也不是当地人干的。
只看该作者 19 发表于: 2014-08-09
政府有新办公大楼
我的区划理念:全国分31省、3自治区、6直辖市、2特别行政区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2014-08-09
回 汉阳府 的帖子
汉阳府:搬迁、进城谁出钱? (2014-08-07 08:47) 

灾后重建谁出钱?要是震区丧失基本的生存条件,还不如直接搬离避灾。
搬迁费用,可以参照陕西省实施的“陕南移民搬迁”的做法,国家补助一点,自己掏一点,银行再贷一点。
惟天有汉 鉴亦有光
实司群望 表我华阳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14-08-08
徙人撤藩,
人员搬迁
撤销该县合并到其他县里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14-08-07
搬迁、进城谁出钱?
The people don't know their true power.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14-08-06
回 悠长假日 的帖子
悠长假日:撤销鲁甸县,设立昭通市鲁甸区
人口尽量迁移至 区政府和昭通市区。。。 (2014-08-05 17:18) 

撤消鲁甸县,成立鲁甸林区,全面造林,限制开发。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14-08-05
回 QQme 的帖子
QQme:阪神大地震也就六点几级 (2014-08-05 21:36) 

阪神大地震是里氏7.3级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14-08-05
回 行者无疆 的帖子
行者无疆:6.5级,相对而言震级并不是很高,怎么危害就如此大? (2014-08-05 12:52) 

除了震级外,当地的地质情况以及建筑物的抗震情况等都是决定伤亡的重要因素。根据楼主发的可以看出相对震级,当地的地质情况差和建筑物的抗震水平低才是造成这次大危害的元凶。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14-08-05
搬去哪里?
金沙江上不断修大坝
哪里都不安全
—— 红太阳是黄的!——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14-08-05
回 行者无疆 的帖子
阪神大地震也就六点几级
缩省并县,省县直辖,县下设市,市镇平等
地域平等,市镇平等,设市平等(见头像)
省—县—适域市(5万起)、小广域镇,B、C。。。市
省—县域市(城市几乎充满县域,100万起)A市
欢迎关注微博http://weibo.com/qqmexh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14-08-05
回 行者无疆 的帖子
行者无疆:6.5级,相对而言震级并不是很高,怎么危害就如此大? (2014-08-05 12:52) 

浅源地震。
浅源6.5级地震,抵得上8级深源地震。
移动:小心😆电信🤣诈骗
电信:小心😳移动🙄支付陷阱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4-08-05
撤销鲁甸县,设立昭通市鲁甸区

人口尽量迁移至 区政府和昭通市区。。。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4-08-05
迁移到县城或有条件的建制镇,就地城镇化吧。这样对植被恢复也有好处。
这些年,陕西省在陕南地区实施的“移民搬迁工程”,虽然困难重重,但效果还是不错的。
惟天有汉 鉴亦有光
实司群望 表我华阳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4-08-05
关键是人口太多,地形比山西还复杂的地方人口密度却比得上山东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4-08-05
要搬的话,西南河谷地区到处都有得来搬。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4-08-05
6.5级,相对而言震级并不是很高,怎么危害就如此大?
行者无疆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4-08-05
搬走吧,搬到经济发达安全的地方。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4-08-05
最好是搬离,但朝廷的官员一定会选择重建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4-08-05
搬离搬离搬离搬离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