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州邈县:没事多读一下正宗的清史资料,《清史稿》记载:宣统季,军政马政厚集中央,督抚之权削矣。
清末编练的新军,直属由兵部改制的陆军部管辖,原由督抚节制的绿营面临裁汰局面。武昌首义,各省局势迅速瓦解,跟督抚掌握的实际军权被迅速削弱也有莫大关系。
(2023-03-11 19:39)
正文是:宣统间,军政、盐政厚集中央,督、抚权削矣。语出《清史稿·卷一百十六·志九十一·职官三·外官》
实际上,只是中央和地方打擂台而已。太平天国之后,地方督抚将军权和财权席揽,中央财政举步维坚,所以才进行官制改革,意图从地方督抚手中夺回军权和财权。在军事方面,则意图通过裁汰旧营(绿营),改训新军,并把新军的指挥权收归陆军部。
但督抚哪肯放权,几经博奕,激进的直接反对,保守也就是要求与中央分权。而反对派的中坚,都是满官。加上清季对于地方事务,都要与9大总督共议,这新政哪里推行得下去?
所以清廷在宣统初年就对掌握近畿军队实权的袁世凯动手,但军队大权仍在袁世凯的手下,接管了北洋六镇的陆军大臣锡良就是个空壳子。而这种接管行为又继而引发地方督抚不满,对军队的控制愈发加强。
加上旧营裁汰,新军(拟定36镇)又未完全练成,这段时间反而成了军队的空窗期,被革命党钻空子那是迟早的事。武昌起义就是这样形成的。湖北新军拟編2镇(第8、11镇),实际只编成第8镇;四川新军拟编3镇(第16、17、18镇),实际只编成第17镇;四川之前编成的新军已调到了云南,因为云南无力编练新军,锡良强行拿四川新编成的部队来用。
保路运动也是中央争夺财权的继续,意图通过收回路权卖出个好价钱,直接把在铁路上扔进大把银子的地方商人投资(包括地方官员投资)方给得罪了。又引发一波争端。为了防范大暴动,清廷启动军队,而17镇杯水车薪,云南、贵州的新军自保都不足,于是新任川督端方强行从湖北新军抽调部分部队入川,这样湖北新军连自保都不足了。湖北这种革命党相对活跃的省份一旦兵力不足,起义爆发就顺理成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