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866阅读
  • 17回复

[趣味地名]余姚是上海的一部分,有图为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3-12-11
缩省并县,省县直辖,县下设市,市镇平等
地域平等,市镇平等,设市平等(见头像)
省—县—适域市(5万起)、小广域镇,B、C。。。市
省—县域市(城市几乎充满县域,100万起)A市
欢迎关注微博http://weibo.com/qqmexh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3-12-11
南汇书院?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3-12-11
碉堡了,看来大上海准备跨杭州湾发展了
地图开疆北西南,日记救国千古传。
外患不决转重庆,内患不决进台湾。
花园口水救干旱,长沙城火送温暖。
金元劵多富国民,保甲连坐抚赣南。
死守南京唐生智,决战东北张毅庵。
精忠报国汪季新,爱民如子汤河南。
昔日英豪名尤在,今朝果粉战四海。
嘴炮无敌灭悍匪,网军神勇复左岸。
垂死病重惊坐起,王师健儿入梦来。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3-12-11
上海三位数公交车路线不够用啦?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3-12-11
可能短期内还不会成为事实。
小号:云中城堡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3-12-11
准之成为上海市余姚村
谢绝@倾城风雨 回复本人帖子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3-12-11
回 冰水 的帖子
冰水:上海三位数公交车路线不够用啦? (2013-12-11 22:11) 

四位公交线路均为解决地铁最后一公里的社区巴士。
没有戒不了的毒,只有戒不了的爱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3-12-11
余姚移民聚居地吧
精忠上仰将军岳,正学前瞻教授胡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3-12-11
既然如此,也可以说西安是辽源的一部分
Love me, love my city.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3-12-14
回 liu_4037 的帖子
liu_4037:既然如此,也可以说西安是辽源的一部分 (2013-12-11 23:09) 

乖乖,按楼上的画法,我大河南岂不是要成青海省的一部分了。
行者无疆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13-12-14
这下楼主回老家可以刷交通卡直达了
小号:长白小侠。是留给儿子的,不知道他有没有兴趣传承?
czc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13-12-14
上海市浦东新区书院镇有个余姚村

上海南汇:又一个余姚村的故事

19世纪中叶,上海南汇,在万里长江的入海口,在奔腾浪潮的起潮处,一片生长着芦苇、蚶子的滩涂正在形成。带着对土地的热望,带着对未来的憧憬,一群余姚人摇着木橹,渡过宽阔的杭州湾,手足胼胝,筚路蓝缕,在这个新生的陆地上开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新的家园。一个半世纪过去了,大海彼岸的余姚老乡们是怎么发展过来的?现在生活得怎么样?5月27日,我们受余姚市历史文化名城名贤研究会委派,前往作深入的探访考察。
芦苇滩里余姚村
  最先跨海拓荒的余姚人是毛姓人家,时间在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毛家修筑土塘,开垦芦荡,种植杂粮,在鸟兽罕至的芦苇滩上升起了第一缕炊烟。人们称这片土地为毛家塘。随后,余姚厉、沈、洪、叶、方、阮等姓人家陆续渡海来此,围塘垦荒,繁衍生息,逐渐形成一个生气盎然的村落,地名也由毛家塘改为余姚村。当时余姚村距离大海仅一公里,有民谚道:“坎上芦苇坎下海。”自然条件十分恶劣。每逢海水涨潮,村民总是胆战心惊,怕土塘溃决,怕咸潮浸渍,怕蟹害成灾。事又凑巧,光绪十五年(1889年)某日,一场风潮过后,一位厉姓农民在滩涂上拾到一尊木雕神像。村民们闻讯非常高兴,以为这是中天皇下凡,特来保佑一方平安的。于是村中厉、毛、沈三姓联合从崇明迁居的黄氏,筹建草棚,供奉中天皇,并取名为福海庙,意为福如东海,又寓中天皇来自海上之意。因庙在余姚村,人们大多直呼为余姚庙。此后果然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余姚村民便把除夕、元宵、中秋三天定为“神爷出会日”,隆重祭祀。至光绪三十年(1904年),村民沈关胜等人又捐款重建庙宇,草棚改为一正两厢瓦房,除祭祀中天皇外,还把土地神、文昌帝、孔夫子、龙王爷、牛王爷、羊老爷等生活中所急需的各色神圣请进了神殿,并在厢房南端联造一上一下的“打唱台”,逢年过节进行申曲、京剧等文娱演出,一时吸引了四村八乡的百姓前来观看,热闹非凡,被誉为南汇“塘(钦公塘)东第一庙”。民国时期,实行地方自治,当地设立余姚乡,隶属南汇县一区管辖。至2002年,余姚村已经发展成为面积1.98平方公里,实有耕地102.86公顷的大村庄,近一千五百的人口中,余姚人占了七成以上。现在,唐港村、和平村并入余姚村,村域进一步扩大,东与桃园村接壤,西与惠南镇毗邻,南与万祥镇为界,北与老港镇连接,下辖32个村民小组,1707户4393人,可谓是人烟辐辏。为全面了解余姚村的新貌,村文书乔红让我们乘轿车绕村转了一圈。旧日的草舍,自上世纪80年代后已全面改建为别墅;旧日的芦苇滩,经过十来代余姚村人的艰苦努力,已变为沃土良田。余姚村是上海市级卫生村,也是上海市建设现代化新农村的佼佼者。

艰苦创业余姚人
  当年跨海垦荒的余姚人大多迫于生计,往往除了简单的劳动工具外,一无所有,而刚刚圈成的滩涂土质贫瘠,只能种植玉米、高梁、黍、麦等杂粮,产量又少得可怜。凭着自己辛勤的双手,余姚人不仅生存了下来,并且逐步得到了发展。原生产队长洪文初老人回忆其曾祖的创业史道:“当时我曾祖父20岁,曾祖母21岁,在芦苇荡相遇,相爱,既无父母之命,也无媒妁之言,在共同搭建的芦苇棚里开始了相濡以沫、同甘共苦的生活。”其实,这也几乎是所有来此拓荒的余姚人的共同创业模式。经过了这开初的最艰难岁月,至第二代,余姚村人开始种植棉花、油菜、黄豆、花生等经济作物;至第三代,余姚村人又试着种植水稻;至上世纪50年代,余姚村人群策群力,开挖新开江,引黄浦江水入村,彻底改造了盐碱地。从此,昔日的蛮荒野地真正成为了肥沃的熟地,全村普遍种植水稻,主粮也由杂粮转为稻米。以后,余姚村人调整种植结构,大力拓宽致富门路。科学种田,提高水稻产量;停种杂粮和棉花,改种经济效益高的西瓜、甜瓜、蔬菜、果树;创办中心场,饲养鸡鸭,种植蘑菇、大白菜、卷心菜、甘蔗等;开挖鱼塘、虾塘、蟹塘,发展海产养殖业;创办队(村)办企业,生产圆轴、钢丝钳等。同时,发展文教卫生事业。1933年创办志成小学,1965年创办村卫生室,1981年创办村幼儿园。当然,事业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当日本侵略者肆虐祖国大地时,余姚村人奋起保卫自己的家园。沈友初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以“协利昌”商行为掩护,进行抗日救国活动。他为共产党员陈山领导的抗日游击队筹措军粮和其他军需物资,自费购置勃朗宁手枪送给海防大队,秘密运输铁路钢轨到胶东革命根据地,以解决根据地急需的制造兵器的原材料短缺问题,他还从上海筹措并秘密运输各种储备票票面的锌板、印钞机、80令高级纸张,并动员6名印钞工人进行革命活动,从而扰乱了敌伪金融市场,支援了抗日战场。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又积极配合从老家余姚来的新四军浙东纵队北撤,护送海防大队干部和战士胜利到达苏北革命根据地。一百四五十年以来,余姚村的面貌在一天天变化,但余姚村人艰苦创业的精神则从不褪色,一以贯之地被一代代余姚村人所继承和发扬。

我心依然余姚心
  对于我们的造访,当地非常重视,书院镇镇志办把有关资料送到余姚村,余姚村村委会派文书乔红专门接待我们,并由原大队书记洪红根、原副队长洪文初和退休教师厉专定接受采访。83岁的洪红根老人动情地说:“在东洋人打进来以前,我们余姚村人每年都要回余姚祭祖,成群结队地来,成群结队地去,走亲访友,祭祀祖宗,还领取祠堂田地的收入,真是好不亲热好不热闹!我8岁那年曾随父亲回老家,那里的洪氏祠堂有三个,呈品字形分布,我们小孩们窜进窜出,非常好玩。有一次我不小心跌落祠堂后的阴沟里,惊慌得余姚婆婆婶婶们给我换衣服的换衣服,洗脸孔的洗脸孔,唤魂灵的唤魂灵,时间虽然已经过去了七十五年,回想起来还历历如在眼前。”94岁的毛阿敏老太太是村中最年长的余姚人,见我们来采访,尽说“老家的人来了”,深深地陷入对往昔余姚生活的回忆之中。厉专定老师说:“要不是得知你们来,要不是前段时间阴雨连绵,我们四月时也来余姚寻祖了。”他拿出他编写的“厉氏代代传”家谱,说:“我们村的厉氏始迁祖是厉松尤,祖居地在三北万安桥,迁徙时间在1880年前后,至今已传承九代,四百余口人。我们厉氏根在余姚,找到了余姚的根,才算真正‘厉氏代代传’啊。”确实,虽然离开余姚故土已经一个多世纪了,但余姚村人依然保留着许多余姚的文化传统。他们乐善好施,洪氏家族捐资兴建了新场石拱桥——洪桥,让所有余姚村人如见老家的老江桥,暂慰思乡之情。他们和我们一样称家宅为“屋里”,称中堂为“中央间”,称院子为“道地”,毛阿敏老太太睡的依然是我们熟悉的宁式床。清明时节,家家户户用米粉裹青团,做艾青角子,上坟扫墓;端午时节,门前床头挂蒜头、艾叶、菖蒲,去邪却鬼。老一辈人回忆自己的结婚情景,说惰民擎高灯,抬花轿,背子孙桶(马桶),惰民嫂当伴娘,说好话,真是俨然一派余姚旧时婚俗仪式。

  一天的探访考察,让我们,也让余姚村民感慨万千,依依不舍。村委会准备了丰盛的晚宴招待我们,提出今年十月来余姚寻根,我们表示热烈欢迎。当我们离开余姚村返回余姚时,回望那从新港通往余姚村路口上的巨型雕塑,觉得这蹲踞在高大柱子上的鲲鹏,正是我们志存高远、艰苦创业的余姚村老乡们的象征。我们在心里默默地祝愿:英雄的鲲鹏,振翅高飞吧,蔚蓝的天空就在上面,绚丽的梦想就在前面……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13-12-15
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湖南镇

天津市河北区

海南省、青海省海南州、乌海市海南区、兴化市海南镇、海南村太多了不说了。
欢迎加入本论坛QQ群:方舆-G1荆湖楚江22033501,方舆-J2欧洲地理218760154、方舆-B8.城乡规划218764489!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13-12-18
94岁的毛阿敏老太太是村中最年长的余姚人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13-12-18
若尔盖县巴西镇、河南蒙古族自治县、牡丹江市西安区
欢迎光临我的专题博客——《政区边界探寻》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2768807865_0_1.html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13-12-21
大乌盟的凉城也是上海的一部分。




先尊重个体无法选择的随生长而被赋予的地域文化之平等,再谈提倡正统文化。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14-02-27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14-03-10
华东地区的人文交流首都——上海
欢迎光临我的专题博客——《政区边界探寻》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2768807865_0_1.html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