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庶长:都没搞错,这只是历史演变过程中造成的问题。
律令制时代,日本妄自尊大,把一级行政区叫做国,方便天皇过万国来朝的瘾;二级行政区叫郡。国比郡大,没毛病。
幕府时代,国逐渐虚化。到了明治维新,直接把国扔了,若干个藩合并叫县。
然后就出现了县辖郡的现象。
(2024-01-16 17:38) 
也不完全是妄自尊大吧,改革前大倭就是一堆部落酋邦的联合政权,把酋邦叫国kuni,和明朝女真把部落叫固伦gurun=国一样,离大倭更近的三国志也写马韩五十四国,大多是连城都没有的部落甚至村子,那时去古未远,国的概念还没有那么高大上。
日本历史上长期封建割据,地理又破碎,地域思想很重,明治维新就是要破除旧的地域概念,把人民融合为一体。
大倭yamato/daiwa,改革中先后雅化为大养德(把yamato音译为汉字养德),大和(把倭wa替换为同音的和/吴音)
楼主这个问题,其实就是意外吧,大化革新若将国的下级继续叫县,那近代可能就是郡辖县了。固有语国kuni和郡gun的发音还更接近呢。
[ 此帖被magiu在2025-05-15 23:26重新编辑 ]